第20章 砍柴(1 / 2)

生活在我們這個山大人稀的村莊,用的主要燃料當然就是柴禾了。對於我們這些住在山裏的孩子來說,砍柴便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毫不例外,我家的柴禾當然也是由我和兩個哥哥上山砍來的。我從小就是準男孩子脾氣,不喜歡做婆婆媽媽的事,比如做飯,洗衣服,打豬草......這些別的女孩子會做的事,我統統不感興趣。唯獨砍柴這項苦力活,我倒是挺樂意做的。

由於長期砍伐,山裏變得光禿禿的。眼看柴資源越來越少,真是愁壞了我們這些砍柴的孩子。不過離家很遠的一條山溝,兩旁倒是樹木茂密。可惜的是:那山是另一個生產隊的,主人姓李,五十多歲,可以用“彪形大漢”這個詞來形容他。在我們這裏,不管男女老少都管他叫李塊頭。由於李大塊的家太遠,不方便看管,便成了我們生產隊那些孩子們偷柴的場所。他們經常三五成群到那山去偷襲,年齡小一些的望風,大一些的就上山砍,每人總能捎回大大的一捆柴。不知為什麼,那些孩子們把偷來的柴帶回家,大人們好像是司空見慣了,並不怎麼責罵他們,也許是被燃料緊缺這個現實所逼吧。

久而久之,那李大塊便知曉了此事。從他家橫過一段路,便可以到山頂。從那以後,他時常站在山頂,向下察看。若有人偷他的柴,他就在上麵大呼:“誰在下麵偷柴?快走,要不然,我滾石頭了。”說完,就聽見從山頂滾下石頭的聲音。每每這時,孩子們便撒腿就逃,空手而歸。有時候,他也會等孩子們砍柴完畢,捆好,正準備回家時,悄悄來到他們身後,抓個現行,這就是所謂的“捉賊拿髒”吧。他把孩子們捆好的柴一律沒收,省得他自己到山上去砍柴燒。當然,如果碰到他哪天發怒了,孩子們就要倒大黴了,就連用來砍柴的工具,比如背簍、刀子,繩子......也會一件不剩的拿去,等著家裏的大人去取、去求情。這樣往往弄得孩子的家長怪難為情的。盡管這樣,有些孩子還是心存僥幸,鋌而走險。

離我家不遠處,有幾戶姓李的人家,他們的房子緊挨著。故而,他們幾家的孩子每次出去活動,都是結伴而行。今天也不例外,太陽快要落山時,以燕子為首的幾個半大孩子又出動了,當然是去關顧李塊頭山裏的柴。而我家卻是他們的必經之路,所以順便約了我。正巧爸、媽在農田裏幹活還沒回家,而兩個哥哥又去姥姥家了,家裏隻剩下我一人。本來我還有一些猶豫,因為這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但燕子再三地勸說我,我就稀裏糊塗跟他們走了。說起來好笑,我動心的理由很簡單,總覺得這個暑假太無聊,空虛得猶如一張白紙,總想在上麵畫點東西、塗點顏色。也就是說,我跟他們去偷柴,並不是真想把別人家的柴偷回家,而是想去感受一下被別人追,被別人捉的刺激。

我們一行人悄悄地來到了山腳下,這時,太陽已落山。趁天色已晚,他們迅速地山上衝去,開始無情地掃蕩。隻有我站在路上原地不動,上次偷玉米被媽媽打的事,仍讓我心有餘悸。

“你怎麼不砍?”他們對我的無所行動感動有些莫名其妙,

我搖了搖頭。

“好吧,那你就站在那裏給我們望風。”燕子說。

我點了點頭。

隻聽林子裏傳來”劈裏啪啦“的砍柴聲,一棵棵小樹在他們麵前紛紛倒下。到底是砍柴老手,不一會兒工夫,他們就為自己打點好了一大捆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