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寶貴,但是短暫,適度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減少疾病、保持活力、延年益壽。對於孩子來說,運動可以促進發育,使其健康成長。因此,媽媽要培養孩子從小熱愛運動的好習慣。
原筱菲自小體弱多病,走路快一點就會累得氣喘,更別說去做一些別的運動了。原筱菲的媽媽看著孩子這樣的身體狀況,心疼孩子,隻要原筱菲在家裏,不是讓她坐著,就是躺著,需要跑腿或者要運動的事情,自己就代勞,包括到學校拿考試通知單,都是原筱菲的媽媽去拿。
原筱菲就這樣一直在媽媽的嗬護下成長。現在原筱菲已經是初二的學生,但體質比以前更差,隻要有些病菌流行,她就會最先得病,而且最後一個痊愈。原筱菲的媽媽看著孩子現在的樣子,心裏很擔憂,怕孩子以後身體越來越差,就帶孩子去看了醫生。醫生說原筱菲平時缺少鍛煉,才會抵抗力差,免疫力不強。醫生的話讓原筱菲的媽媽很後悔平時沒讓孩子多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歌德的這句名言風靡世界,道出了運動對於生命的意義。運動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必要的,隻有運動才會健康,從而為工作和學習提供牢固的保障,為事業的成功提供有力的支持。所以,媽媽要培養孩子從小熱愛運動、養成規律運動的好習慣,而不要使孩子像原筱菲那樣體弱多病。
運動對於孩子來說,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運動能夠促進孩子骨骼的生長、肌肉的發育、心肺功能的強健,增加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感;運動能增加孩子的抵抗力,減少疾病的侵襲;運動還能愉悅心情、克服焦慮,幫助孩子培養刻苦的精神、堅持不懈的毅力。此外,運動還會增強孩子的團隊合作精神、自尊,還可使孩子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運動中媽媽要給孩子基本的安全保障,然後放手讓孩子去活動,不要過多地束縛孩子。因為事實證明,喜歡運動的孩子生活得更安全。有一份報告指出,在德國,每年有180萬兒童出現事故,其中大多數是那些不經常運動的兒童,因為他們缺少經驗、力量和技巧。專家建議,對於剛會爬的兒童,就要給以足夠的運動空間,讓他們活動;對於大一些的孩子,要讓他們隨媽媽一起參加長距離的步行運動,經常在媽媽的帶領下去郊遊。
在遊戲場上,媽媽不要總擔心孩子出事而不讓孩子獨立活動,相反,媽媽應該在旁邊“袖手旁觀”。那些擔心孩子安全而不讓孩子多做運動的媽媽,就像上例原筱菲的媽媽一樣,最終會得到適得其反的結果。
因此,媽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引導孩子做適當、規律的運動,根據孩子的體質合理安排運動項目和運動量,讓孩子擁有強壯的身體和堅強的意誌。
生命不息,運動不止。運動展現生命的力量與強壯之美,激發生命的活力與激情。教孩子熱愛運動吧,它將使孩子遠離疾病,擁有健康。
第一,媽媽成為熱愛運動的榜樣。孩子模仿能力強,看見媽媽做什麼,都會學著去做。因此,為了使孩子愛上運動,媽媽首先要給孩子起一個帶頭作用;如果孩子積極性不高,可以運用比賽等形式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增加孩子的興趣,這樣孩子就會投入到運動當中去,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運動。
第二,告訴孩子運動的重要性。合理的運動可以促進學習,保證學習的精力,增加學習的效果。媽媽要首先認識到這一點,也要讓孩子特別是處於學習階段的孩子明白這一點,即使學習再緊張,也要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取得學習成績與身體健康的雙豐收。
第三,讓孩子體驗運動的快樂。有些孩子對於運動有排斥心理,不知道運動對自己有什麼益處。即使知道,因為沒有親身經曆,也就沒有愉快的體驗。媽媽要引導和鼓勵孩子勇於嚐試,在快樂中解除對運動的排斥,培養孩子堅持運動的好習慣。
第四,教孩子適度、科學地運動。孩子做什麼都受到自己興趣的引導,而不去想它有什麼弊端和危害。媽媽要負起監督和愛護的責任,讓孩子認識到幹什麼事都是過猶不及,隻有適度才好,幫助孩子調整時間,適度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