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期待(1 / 2)

正所謂: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平心而論,肖永利學了這麼多年書法,寫壞了這麼多支毛筆,用掉這麼多瓶墨水,積攢的廢紙連起來能夠繞地球儀幾十圈,還是有那麼點水平的。至少比起大部分人來講,實力都是算不錯,這也多得他有一位好老師。

年紀輕輕,成就不小,也難怪他如此傲氣。

不過僅僅是這樣的話,可能還無法做到贏得這場比試。

抓著筆,肖永利像是換了個人似的,麵容肅穆,氣定神閑,眼睛裏流露出引人注目的神采,犀利而有神。腰杆挺得筆直,就像他手中的筆杆子,手腕靈活又不缺力量。可以說,動筆前的準備動作,他做得很充分。

終於,他動了。提筆蘸墨,鼻尖落到紙上,輕輕劃過,帶出一道道墨跡,堆砌在一起,則形成了唯美的書法藝術。筆尖與宣紙摩擦,發出細微的“莎莎莎”的聲音,仿佛帶著某種神奇的魔力,勾動著在場眾人的心弦。

這一刻,屬於他的實力,在江山的逼迫下,終於爆發出來。

江山臉色嚴謹,完全沒有了剛才的懶洋洋和無所謂。他雖然不屑肖永利的為人,但是對他的實力還是持重視態度的,畢竟盛名之下無虛士,作為葉老的徒弟,他的實力就算再差,不會差到哪去。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與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肖永利寫的,是王羲之王右軍的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

《蘭亭序》在中國書法曆史上可是大大的有名,曆朝曆代都有數之不盡的書法名家對其進行臨摹,肖永利敢以此作為本次比試的作品,應該也是把握十足的。

據江山了解,《蘭亭序》一書中,用筆中鋒為主,筆畫多露峰,表現細膩的同時,盡顯流暢靈動之優美。字體的結構縱長,大小相應,長短相間,偏偏每行字又搖曳動蕩,變幻多姿,其中蘊含的筆墨技巧、文學功底,無一不證明,這就是王羲之書法登峰造極的體現。

江山看他的字,隱約有幾分王羲之的韻味,難怪這麼囂張。

肖永利心中得意非凡,這臨摹《蘭亭序》可謂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之一了。練習書法十年,行書七八年,這《蘭亭序》臨摹的次數不下百次,在同輩青年中可以算是出類拔萃的了,就連那位公認的大師,也對曾經在公開場合稱讚過他。

以往麵對任何強大對手,感到束手無策時,隻要他一祭出這副殺手鐧,都不會失手而歸,想來這次也不會例外才是。

可惜他沒算到的是,他這次麵對的是江山,一個被他老師和邱老稱作是“妖孽”的家夥。

肖永利出手時,三位老人都在一旁仔細觀察,心中各有打算。

陳立章眼中閃過一絲驚歎,他也練字,不過僅僅是作為業餘愛好,修身養性而已,麵對一些職業的書法選手,他也是自愧弗如就的,更不用說那些個真正的書法家了。

他觀察肖永利的字,就知道對方的水平遠遠高於他,因為他從中感受到的書法的韻味,是自己所欠缺的。他的字,是當之無愧的藝術,而自己仍然停留在“寫得好看”的地步。

盡管不願意承認,這個比他小了整整一輪年歲的年輕人比他厲害得多,但是他不得不說,這個肖永利的確不一般,如此年紀便已經達到這種水平境界,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未來未必沒有機會成為大師。

“可惜,可惜了,心性差得太遠了。”想到這裏,陳立章像是吃了隻蒼蠅一般難受。

站在江山的角度,他也在觀察肖永利的動作,也暗自將肖永利和之前見識過的王旭等人的相比,果然比王旭他們水平高出不止一籌。王旭等人終究缺乏名師教導,而有沒有一位好的老師,所產生的差距是巨大的。

不過江山絲毫不用擔心,也許他無法跟曆史上那些大名鼎鼎的書法名家或者頂級的大師比擬,不過應付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年輕,還是綽綽有餘的。

“當著別人的麵打別人的臉,這樣會不會太過分了呢?”江山心裏惡趣味地想。

寫完最後一個字,順便署名,還用印泥蓋上印章,肖永利呼出一口長長的濁氣,回過頭得意地看了一眼江山,在他看來,江山是輸定了。

他對葉老等三人道:“請老師、邱老還有陳校長幫忙點評一下吧。”

葉老是肖永利的老師,邱老對他不感冒,最後還是陳立章先開口點評。

陳立章琢磨著用詞,說:“肖先生這臨摹版的《蘭亭序》,字體如行雲流水飄逸,又如山野清風靈動,已得王氏行書個中韻味,可以說是難得的佳作了。嗬嗬,反正老夫是寫不出這麼漂亮的字的,葉老後繼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