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上篇 附錄二:兒子與女兒在溝通中(2 / 3)

兒子性格中有可愛之處,也有頭疼之處;父母仔細地去了解孩子的特點之後,會有利於更好地溝通。

□兒子的成長規律

兒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有不同的規律。成長分為三個階段:幼年、少年、青春期。

幼年的兒子特別好動,他喜歡滿世界撒野,他會趁父母不注意去找夥伴玩耍。父母要多注意孩子的交通安全,運動安全(比如:遊泳、爬山)等。父母要告訴兒子交通規則,並且向他說明為什麼要遵守。

初生牛犢不怕虎,兒子遊泳、爬山時,父母有時走在前邊,有時走在後邊,總之,既要放手,又要關心。

少年時,已成了小男孩,好奇心特別強,他會對很多東西探個究竟。父母要善於發現他的天賦,並給予適當的引導。他的自尊心也較強,有了一些自我意識,父母可以培養他的進取心、責任心。

青春期,是危險階段,兒子有一定的逆反心理,他可能會有意與父母老師對著幹,他們自我意識很強烈。有個男孩,他將同學殺掉了,其動機是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現代的獨生子女,生長在一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他們的自我意識恐怕會更強。青春期的孩子,也許會有心中的偶像,特別是時代英雄。有位父親在回憶自己的青春期時,他說他喜歡打架,那時,覺得打架是勇敢者的遊戲,有種類似於英雄的感覺;他說他吸煙是為了更像男子漢……青春期是特殊的過渡階段,他的生理上也會出現變化:長胡須、遺精等。他們可能會對異性產生朦朧的好感,甚至會早戀,父母不要大驚小怪,而是坦然地麵對,並以朋友的方式去交談,去……

兒子的每一個成長的足跡都傾注了父母的心血。父母要了解成長的規律,更好地進行溝通、引導。

2.女兒

□女兒的角色

女兒是女性化的角色,天生愛美,對色彩的感受較強烈;對語言表達有著先天的優勢,同時,更喜歡傾訴;富有愛心,她不會使父母頭疼,而是讓父母覺得女兒聽話、體貼人;女兒的注意力會被生活中的小玩藝吸引,注重生活的質量和品味;女兒傾向於家庭角色,當然她們也有事業的追求,但很可能會在家庭中得到其樂無窮的感覺。

女兒喜歡與人交流,父母不妨做個很好的聽眾。女兒善於敘述內心的感受,父母隻要多些耐心和細心就可能走進女兒的心靈。女兒的感情較細膩,父母要去觀察她們的細微之處,也許,一個小小的理解、共鳴,會使她們特別珍惜。父母與女兒說話的時候,要注意語言的把握,女兒對語言更為敏感,她們更為在意遣詞造名、表達方式、表情神態等。父母應該了解孩子的心理,將語言變得更有吸引力。

女兒喜歡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活。她能夠將桌上的殘局收拾得幹淨利落,能夠將自己的小床、小桌、小房間布置得溫馨而漂亮。兒子是“敗家子”,將房間弄得一塌糊塗,他們隻顧玩得開心,女兒愛幹淨、整齊,善於營造溫馨氛圍。兒子能將家裏弄得硝煙彌漫,女兒則使父母覺得舒暢清爽。父母爭吵的時候,女兒會很乖巧地充當潤滑劑,討兩個人的歡心。女兒具有一些犧牲精神,並能顧全大局。父母要鼓勵女兒的勞動習慣,還可以更好地培養她們的審美情趣。

女兒屬於那種比較懂事的孩子,她會很認真地學習,但有待於父母進一步開拓她們的創造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