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們來說,父母的注意和讚賞是最令他們高興的。
——卡耐基
從生命科學的角度講,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巨大的潛能,在生命成長過程中,由於某些方麵的不足,難免產生各種各樣的自卑情結。
德國心理學家阿德勒說他在念書時,認為自己完全缺乏數學才能,毫無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考試經常不及格。後來偶爾發生的一件事,讓他的潛能迸發出來。他出乎意料地解出了一道連老師也不會做的數學難題,這次成功改變了他對數學的態度,找到了數學天才的感覺。結果他成了學校裏的數學尖子。
愛迪生曾被一個小學教師判定為“最愚蠢的學生”,可是他的母親卻認為他是一個“天才”,最後他成了世界著名的發明大王。
孩子的潛能需要星星之火的點燃。
給孩子足夠的麵子,孩子就會自信,推掉壓在無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讓孩子的潛能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這樣一來,所有學習障礙在孩子巨大的潛能麵前,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美國人類潛能開發專家葛蘭·道門說:“每一個正常的嬰兒在其出生的時候都具有莎士比亞、莫紮特、愛迪生、愛因斯坦等天才的潛能,關鍵是後天能否把這種種潛能開發出來。聰明和愚笨同是環境的產物。”
心理學家研究認為,一個人的智能和品格,基本上在5歲左右開始定型,換言之,幼齡階段的兒童,得到的教育或啟迪與成年後的智慧和行為有很大關係。很多事實都能夠證明,一個人的本領是從小培養起來的。
因此,鼓勵孩子前進,一定要有目的性,並伴隨著親情,正是基於如此的關懷和好意,才會有如此的期盼。如果孩子能體會到家長的愛與關懷,不但有助於增加親子之間的情感,更能發揮鼓勵的最大效用。
鼓勵孩子要善於抓住時機,因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很多時候,機會都是轉瞬即逝的,所以,千萬不要當馬後炮,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明察秋毫,及時抓住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乘勝前進!
研究表明,鼓勵給孩子所帶來的喜悅程度,往往因為層次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果。下麵就是一些可以使鼓勵發揮最佳效果的大好時機。注意:父母不能毫無理由憑空地鼓勵孩子。
(1)在孩子說話的過程中進行鼓勵。
這是非常重要的時機,也是非常容易抓住的機會。孩子說話往往會出現錯誤或鬧笑話,而不少的家長對孩子往往采取嘲笑和尋開心的態度。
家長應該充分認識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的思考過程或語言的使用出現錯誤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能嘲笑。
調查發現,遇到這種情況,不少家長經常會說這樣的話:怎麼啦?怎麼連這個都不懂?“簡直就是笨蛋嘛!”“多用一下大腦好不好!”作為父母,希望你千萬不要隨口說出這樣的話,對成人來說,這可能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可是對孩子來說,所引起的後果是極為嚴重的。
如果家長按照成人的思維習慣和知識水平去否定孩子的想法,那麼,由於否定而產生的挫折感往往會使孩子再也不肯繼續想下去,或是再也不肯發言和回答問題。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截斷了孩子繼續學習的道路,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