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健康狀況、精神飽滿和體力充沛——這是朝氣蓬勃地感知世界、擁有樂觀心態和隨時準備克服困難的重要條件。
——蘇霍姆林斯基
樂觀是讓困境中的人不致流於冷漠、沮喪的一種充滿信心的心態。樂觀與自信一起可以使人生的旅途更順暢。
發明家諾貝爾就是一個奉行樂觀自信的人。
諾貝爾發明炸藥是在家中一個簡單的小實驗室。他每天全神貫注地做實驗,常常廢寢忘食。就在一次幾乎有重大發現的實驗裏,由於他加入硫磺的比例過多,發生了爆炸,實驗室炸毀了,親人炸死了,諾貝爾自己也被炸得滿麵是血。但他沒有放棄,在湖邊一艘壞的蓬船裏又開始了新的實驗。他堅信自己一定會成功。事實上他也真正地成功了。這成功不僅因為他的自信,更因為他的樂觀。
在童年時代培養樂觀向上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樂觀向上的性格是應付人生中悲傷、不幸、痛苦、失敗的最有力的武器。樂觀向上,精神愉快,才有良好的心態投入工作、學習和生活,才能開拓新事業、開創新生活。不僅如此,樂觀向上也有助於人的身體健康,使人精力充沛。反之,悲觀失望、對前途喪失信心,不僅使人一事無成,而且有損人的身體健康。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悶悶不樂是難免的,提前培養孩子的樂觀精神,其實就相當於在給孩子注射“疫”苗。在孩子長大以後,使孩子能夠自己調試自己的心情,不至於在遠離父母到外地讀書、工作時,遇到憂傷就悲觀厭世,遇到困難挫折就一蹶不振、垂頭喪氣。
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幾點來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
(1)讓孩子自己選擇
許多父母常常認為孩童時期無憂無慮,是一個人最愉快的時期。但是事實往往與此相反,孩子們對於強加給他們的任何決定都是排斥的。孩子們同樣需要自己去選擇、去體驗,隻有親身經曆才能產生真正的愉悅,因此,家長應尊重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利。設法給孩子提供機會,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怎樣使用自己的決策權。
(2)建立和諧的關係
良好的人際關係對一個人的愉悅情緒有重要的影響。雖然你不能控製孩子的社會交往,但你可以與孩子建立和諧的關係,如果孩子要和別人建立良好的關係,那麼,他們首先需要和自己的父母建立和諧的關係。此外,還要讓孩子經常同小朋友一起玩耍,或把孩子帶到同齡人較多的公共場所,讓他在愉快的外部環境中接受熏陶。
(3)培養孩子的興趣
當幸福隻建立在一樣東西上時,它就缺乏穩定的基礎。作為父母,應為孩子提供多樣選擇並注意培養和引導他,使之擁有廣泛的興趣,這一點對特別喜歡一種東西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對於非常專注地喜好一件事情的孩子來說,通常這些孩子全神貫注於自己的興趣所在,而把另外的事情拋諸腦後。教育專家指出,如果父母能幫助孩子尋找另外一些感興趣的活動,並給孩子必要的引導,讓孩子擁有更廣泛的興趣,那麼,孩子們可能更加快樂。
(4)保持幸福美滿的家庭
教育專家們指出,“作為孩子,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成為一個愉快的充實的人。”“愉快的性格可能有一部分來自遺傳,但主要來自父母所創造的環境。”“孩子們很小就開始懂得感情。”著名心理學家法迪斯說,“在孩子學會語言之前,他們是從感情的氛圍來下結論的:這個世界是一個憂慮、憤怒的地方,還是一個安全愉快的地方?”愉快的父母可以告訴孩子為什麼是愉快的。因此對家長來說,使孩子擁有快樂性格的最佳方法,就是使家庭充滿快樂和溫馨。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由於具有快樂的性格,成年後,能夠幸福生活的比不幸家庭長大的孩子要多得多。所以,為了孩子的一生幸福,就從現在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