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沒有人能對你具有最終的支配權,除了你自己(1 / 1)

人應該尊敬他自己,並應自視能配得上高尚的東西。

——黑格爾

每個人都有權選擇成功也有權選擇失敗,最終的決定權都在你自己。

鮑爾士是18世紀俄國最著名的探險家,1893年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探險旅遊時,與瑞典探險家歐文·姆斯相遇。由於兩人都對極地風光具有濃厚的興趣,於是決定沿北極圈作一次考察和探險。

1895年春,他們從瑞典北部城市約克莫克出發,憑著三隻狗、兩架雪橇和一張古地圖,一路向東。15000多裏路程,本來在冬季到來之前就能走完,可他們卻走了一年零三個月,原因是在翻越楚可奇山脈時,歐文·姆斯摔斷了腿。

歐文·姆斯認為,能完成這次旅行,沒有鮑爾士的幫助簡直不可想象。在約克莫克分手時,他把一塊懷表送給鮑爾士作紀念,並再三感激他的關懷。

鮑爾士是位大旅行家,整整比歐文·姆斯年長20歲。他回答說,是你用一條腿走過最薄的冰,是你用一條腿翻過最狹窄的山道。總之,絕境中真正幫助你的是你自己,我沒有給你提供過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支持,何談感激呢?

後來,在致歐文·姆斯的一封信中,他又說:“記住,在探險的道路上,你就是你自己的神,你就是你自己的命運。沒有人能對你具有最終的支配權,同時除你之外,也沒有人能哄騙你離開最後的成功。”

1902年,歐文·姆斯來到中國,獨自一人走進塔克拉瑪幹大沙漠,並且成為第一個活著走出來的探險者。

當然,我們應該鼓勵孩子牢牢掌握自己的決定權,但在孩子堅持走自己的路的時候,父母也要讓他們明白兼聽則明的道理,要汲取別人好的意見和忠告。

為何要廣泛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呢?日本著名的企業家鬆下幸之助是這樣說的:“個人的智慧和知識總是有限,隻憑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知識,不一定能有正確的判斷;而錯誤的判斷,往往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失敗。如果這種失敗隻使一個人痛苦,還算萬幸,但是,如果波及到周圍的人或使社會蒙受損失,就十分嚴重了。有許多人就是由於把別人的忠告當耳邊風,把別人正確的知識經驗拋之腦後,所以,他的悲劇是注定了的,即便現在不出問題,今後也定會吃到苦頭的。”

另外,許多時候,個人臉上的灰塵,身上的缺點,自己是不易發現的,往往隻有通過別人的忠告才可以發現。有一家很有名氣的咖啡屋,它在每一張桌子的牌號下麵都標著征求意見的字樣:這咖啡屋是我的,也是你的,如果你滿意,請邀約你的朋友,如果你不滿意,請告訴我們!結果,顧客不斷地提意見,不斷地邀約舊友新朋。咖啡屋集思廣益,不斷改進設施和服務水平,不斷地迎來更多的顧客,生意越來越紅火。

人生多歧途,偏執最容易走入死胡同,所以應該聽聽別人的建議和忠告,然後自己再做決斷。

一個善於聽取別人意見和忠告的人,才能走好自己的路,做最優秀的自己,最終成為—個真正的成功者,支配好自己的人生。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心態,並非讓他剛復偏執,父母必須掌握適當的分寸,以確信自己的孩子能在堅持自我的同時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忠告,從而令孩子擁有真正的成功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