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和明智的父母總是以社會對孩子的要求去要求自己的兒女。
——杜威
一天,1l歲的兒子約瑟夫對美國著名教育家芭芭拉說:“媽媽,我想把頭發的一側留成雙條式的發型。”
作為一位比較傳統的媽媽,芭芭拉非常不喜歡兒子留那樣的發型。但她知道,一個發型並不危及兒子的道德、健康甚至生命,而且頭發剪掉還會重新長出來的。於是,她平靜地對兒子說:“說實話,我不喜歡那種發型,而且憑媽媽的經驗,我覺得周圍大多數人也不喜歡那種發型。不過,如果你已經決定了,我可以忍耐。同時,我也希望你知道,你可能需要忍受其他人對你發型的非議。”
於是,芭芭拉就帶著兒子去了理發店,在美發師給約瑟夫洗頭的時候,美發師還不住地誇讚他的滿頭金發非常漂亮。當約瑟無描述完他想要的發型後,美發師非常驚奇地問芭芭拉:“把您兒子的頭發的一側剃成雙條式,能行嗎?”
芭芭拉回答道:“我並不喜歡這種發型,但他已經決定了。”
就這樣,美發師剃去了約瑟夫一側的頭發,保留了其中的兩條,並盡量使發型在第一天看起來好看一些。但是,第二天早晨,約瑟夫就試圖恢複原來的正常發型。可想而知,他在第一天的遭遇肯定並不愉快。但是,約瑟夫再怎麼努力,也已經無法改變現在這種怪異的發型了。後來,他的姐姐隻好費力地給他的頭發噴上發膠和摩絲,盡力幫他能夠出去見人。在那一年中,約瑟夫又換了六七種怪異的發型,不過,到了第二年,他就開始留傳統的發型了,並且再也沒有換過。
孩子必須學習“自食其果”,這是孩子學習自立的重要一課。
對父母而言,眼看著孩子犯錯、造成尷尬或不快,讓他自食其果實在不容易做到。因為沒有哪個父母會不愛孩子,而且父母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曆,他們對於事情的前因後果一目了然。要讓他們在明明知道後果的情況下撒手不管,任由孩子去承擔不好的後果,對父母是個考驗。
如果孩子不理會父母的提醒,那麼父母“合理的後退”是相當可取的做法,讓孩子“自食其果”是教育子女過程中必要的一環。孩子需要承受自己所作所為帶來的後果,越早讓他自己承擔責任,他就越快學會自己糾正自己。
然而,需要記住,當“後果”終於到來時,父母要謹守一條重要的原則:切莫直接對他說“我早就警告過你”這樣的話,而要溫和地重複提醒他未來可以做的事情。比如說:“你的自然課實驗還有兩個星期就要到期了,等你把這份作業完成,我來幫你計劃一下如何按時完成作業。”
相反,如果父母不斷地與孩子爭執,竭盡全力地想讓他認識到,他的一意孤行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後果,這隻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使他更想在辯論中戰勝你,卻忽略了對行為本身的思考。隻有讓孩子親身經曆自己惹來的麻煩,他才會被迫認清事情的前因後果。
如果父母習慣於事事不斷地介入,想要充分地保護他,他就永遠無法真正看清自己和周圍的世界。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常常會走向兩個極端:一種是成人後,喜歡處處與人爭辯,不會客觀地、就事論事地與他人坦誠協商,成為令人厭煩的“杠頭”;另一種是孩子長大後,仍然處處依賴權威,既不在乎個人的成就感,也沒有膽量承擔責任,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懦弱者。
第五章 培養孩子寬容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