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培養
運動可以促使胎兒生長發育得更好。胎兒在媽媽腹內也在運動,他會吸吮手,還會握拳、伸腿、眯眼、吞咽,甚至轉身、翻筋鬥等。運動能使胎兒生長得更好,這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在胎教中應給予充分發揮。
運動胎教是對胎兒進行適當的運動訓練,促進胎兒的身心發育。現代醫學已經證明,胎動的強弱和胎動的頻率可以預示胎兒在母體內的健康狀況。科研人員曾對胎動強的胎兒和胎動弱的胎兒進行觀察,發現在子宮內活動強的胎兒出生後其動作的協調性及反應的靈敏度上均優於出生前胎動弱的胎兒,並且在母體內受過運動“訓練”的胎兒出生後翻身、爬行、坐立、行走及跳躍等動作都明顯早於一般的孩子。
運動訓練應從妊娠3~4個月開始。訓練時孕婦應仰臥,全身盡量放鬆。先用手在腹部來回撫摸,然後用手輕戳腹部的不同部位,並體察胎兒的反應。開始時動作宜輕,時間宜短。幾周後,胎兒就逐漸地適應了這種訓練方法,並能積極做出一些相應的反應。這時,可稍微延長訓練時間,每次以5分鍾為宜。
到了妊娠6個月以後,可以輕輕拍打腹部。妊娠7~8個月時進入訓練高峰期,但每次也不宜超過10分鍾。
運動訓練時手法一定要輕柔,並堅持每日進行。值得注意的是,在妊娠早期和分娩前期一般都不宜進行訓練,最好在妊娠3~8個月進行運動胎教。
美學培養
美學胎教是指孕婦將自己感受到的美,通過信息傳導輸送給胎兒,從而促進胎兒健康發育、提高智能的一種胎教方式。美學胎教是胎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音樂美學、形體美學和大自然美學三大部分。
1.音樂美學
對胎兒進行音樂美學的培養可以通過心理作用和生理作用兩種途徑來實現。
(1)心理方麵:音樂能使孕婦心曠神怡,使其情緒達到最佳狀態,並通過神經係統將這一信息傳遞給胎兒,使其深受感染。音樂能使躁動不安的胎兒安靜下來,使他朦朧地意識到世界是多麼的和諧、美好。
(2)生理方麵:悅耳怡人的音響效果能激起母體自主神經係統的活動,促使自主神經係統控製著內分泌腺分泌出許多激素。這些激素經過血液循環進入胎盤,使胎盤的血液成分發生變化,有利於胎兒健康的化學成分增多,從而激發胎兒大腦及各係統的功能活動,來感受母親對他的刺激(教育)。
2.形體美學
主要指孕婦本人的氣質。首先孕婦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和高雅的情趣,學識廣博,舉止文雅,具有內在的美;其次是顏色明快、舒適得體的孕婦裝束及一頭幹淨、利索的短發,再加上麵部恰到好處的淡妝,更使孕婦顯得精神煥發,使胎兒在母體內受到美的感染而獲得初步的審美觀。
3.大自然美學
孕婦多到大自然中去飽覽美麗的景色,可以促進胎兒大腦細胞和神經的發育。
要隨時隨地把所看到並感受到的美好事物仔細說給胎兒聽,把美好的感覺反複傳授給胎兒。
由於胎兒還沒有關於這世界的認識,隻知道聲音的波長頻率。而且,他並不是完全用耳朵聽,而是用他的大腦來感覺、接受著母體的感情。所以在與胎兒對話時,孕婦要使自己的精神和全身的肌肉放鬆,精力集中,呼吸順暢,排除雜念,心中隻想著腹中的寶寶,把胎寶寶當成一個站在自己麵前的孩子,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遊戲培養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和超聲波的問世,發現胎兒在母體內有很強的感知能力。父母對胎兒進行遊戲胎教,不但增進了胎兒活動的積極性,而且有利於胎兒智力的發育。
下麵是通過胎兒超聲波的熒屏顯示觀察出的胎兒在母體內的活動情況:胎兒醒來後伸了一個懶腰,打了一個哈欠,又調皮地用腳蹬了一下媽媽的肚子,有時還抓住臍帶將它送入嘴邊,這個動作使他產生了一陣快意。從胎兒這些動作和大腦的發育情況分析,科學家們認為胎兒完全有能力在父母的訓練下進行遊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