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再次開店(2 / 2)

也許老天都在幫忙,中午在打掃店麵衛生,一輛滿載煤餅的三輪車慢悠悠門前走過,連忙攔下問車夫,他說自己就是專門送煤餅的。看我們要得著急先勻出一部分給爸媽店裏用,我想了個店麵:程記小吃,家裏人都統一通過了。

百年老店不如百年老湯,原來表姨家米線館那麼火爆是用鹵湯的。

我們家一直用煤氣灶,我和爸爸對煤餅爐幹瞪眼,張建軍和媽媽就把一大一小爐子點燃了。也許爸爸心存愧疚,他身體力行跑前跑後洗洗刷刷,媽媽係著圍巾用大鍋開始熬製鹵湯。

大煤餅爐子活力很旺,大鐵鍋一口拿來煮麵煮粉,一口用來熬製骨頭湯,還有一口熬製鹵湯。

那年代昆明的筒骨非常便宜,昆明是一般都以公斤論,說一斤價格肯定是說一公斤的單價。爸爸買了好幾斤新鮮的筒骨往大鍋裏放,加滿水大火煮開再移到小煤爐上中火燉得白白的,一天到晚都如此味道特別鮮。

鹵湯裏放大蔥、丁香、八角、三奈等十幾種不同的香料,按照配比大火煮開燉小火熬製,也不知道第二天會如何。門口還搭建了一個大型的遮陽雨棚,還特地去城監大隊按照平方數繳納了一千多元占地費。這樣三個煤爐可以放在門口,洗碗的地方可以放在門口,還可以多放兩張餐桌,算下來比多租一間門麵要合算。

一個冰櫃、消毒櫃、裏麵四張矮凳子的小方桌,外麵兩張高凳子的小方桌,在這有限的空間裏已經很合理的計劃了。

盡管比較辛苦,對未來的生意一家人心裏都沒譜,看著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小吃店,還是很有成就感。

明天要開業了,爸媽、張建軍、小鳳和我一家五口人坐在門口的餐桌上安安靜靜吃晚飯了。

突然迎麵來了三個中年男子,問我們有什麼吃的嗎?

爸爸說:“我們明天才開業,現在還沒有吃的。”

其中一位男子說:“那你們怎麼有吃的啊?我很餓了呢。”

媽媽說:“晚上是我們自己一家人吃,飯倒是還有的。”

我馬上接上:“我家是做小吃店,明天開始賣米線麵條之類,不過家裏還有點蔬菜肉,你們如果想吃就可以做家常小炒,可以嗎?”

“好好好,就這樣,有什麼隨便來幾個小炒菜就可以了,肉絲啊什麼的。”

爸媽很激動,一時半會不知道手腳該哪裏放了。我趕緊包裏拿出一小本子去桌前點菜,青椒肉絲、西紅柿雞蛋、豌豆尖炒酸菜、白菜湯等。

小鳳連忙上碗筷,爸爸倒茶水,媽媽開始洗菜切菜,張建軍掌勺,就這樣試營業了。

幸好,張建軍有一手好廚藝,幸好爸媽能及時變通,也幸好一家人齊心協力。客人吃完都不知道該收多少錢,我算了一下後告訴客人他們是第一批食客給打折了,就收78元錢算了。

客人很高興說明天他們還來吃,起身就離開了。剩下我們一家人大眼瞪小眼,媽媽說剛才那一桌菜的成本花了二十元左右,難怪那麼多人開餐館啊,真賺錢哦。

這真是一個好兆頭,我對張建軍的表現很滿意啊,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第二天營業額到了一百八十多元,第三天四百多元營業額,這下把我們樂壞了,也給我們莫大的信心。

果真,小店品相幹淨,服務態度很好,每天早上出去不多的錢晚上就有流水進來,一掃爸媽之前的陰霾。

李傑和小妹他們已經搬家,下班回家必定要路過爸媽小店,他們兩個都也會吃點東西或者幫幫忙。張建軍看到小店生意意義紅火很高興,三天兩頭去幫忙。

一家人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小鳳在單位比較聽話,一切又開始好轉起來了。

窮則思變變則通。

做沒有規模的餐飲夫妻檔是很辛苦的,準備工作洗碗打掃做吃食都是爸媽兩人為主力,時間戰線拉得比較長,從早餐一直賣到晚上八九點。

幸好媽媽有一手好廚藝,爸爸不斷動腦開拓思路,粉麵澆頭從兩三樣增加到四五樣,又增加了餛飩餃子,請了一個北方的中年婦女慶嫂做幫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