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店鋪創建綜述
第一章 店鋪業態分析
店鋪經營對大眾來說並不陌生,靠店鋪經營永遠都會有“發家致富”的機會和可能,很多成功的企業與個人,都曾依靠店鋪完成最初的資本積累。
店鋪經營不受門市規模和啟動資金的限製;店鋪經營利潤率相對較高,成功的店鋪經營往往可以快速積累一定的財富,為更大的發展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店鋪每天都有現金進賬,現金周轉十分輕鬆;更重要的是,店鋪經營是所有行業中永遠的朝陽行業,作為商品營銷渠道的終端,它永遠都不會過時。
一、了解店鋪
(一)定點經營是店鋪的根本標誌
在固定場所設立經營點,等候顧客光臨而進行銷售,是自古就有的一種經營模式,這也是店鋪的基本表現形式。
店鋪的最根本特點就是定點經營。店鋪生意必須以門市所在地為中心,發掘周圍的顧客群。最重要的是店鋪所在地,也就是店鋪的地理位置對營業活動有極大的影響,甚至是店鋪生意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所以,以店址為中心發揮自身的經營特色是店鋪經營成功的關鍵。
店鋪是市場營銷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生產與消費的結合點,是商品營銷渠道的終端。現代社會是一個高度分工合作的專業化時代,任何生產企業都不可能直接麵對消費者群體,將自己的商品直接銷售給最終的消費者;特定的消費者也不可能直接到廠家購買其所需的一切商品。如果所有的生產者與消費者都直接交易的話,交易的代價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因此必須通過市場流通來完成商品交易。
商品的市場流通是指生產企業通過一級批發商、二級批發商、零售商,將商品送達各個零售店鋪,而消費者主動進入零售店鋪選購商品,從而使商品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的這一過程。
店鋪作為一種重要的銷售形式,它另外一個重要的職能,就是將不同生產企業提供的商品集中於零售店鋪,滿足消費者比較、選擇同類商品的消費需求,從而解決整個市場中生產單一化與消費多元化的矛盾。也正是店鋪在市場中具有上述職能,才使得這一經營形式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在既定的店址,為特定的消費者提供商品與服務的經營方式,都可以歸結為店鋪生意。店鋪生意主要包括各種類別的零售業、批發業、餐飲業和服務業的零售經營方式。
所售商品和經營方式的差別化、個性化是店鋪盈利的基礎。我國在實行計劃經濟體製的時候,對商品實行了分類管理,即按行業來管理商品和商店,店鋪也因此而具備了不同的行業屬性。改革開放以來,店鋪在我國零售業的現代化進程中,正突破歸屬某一行業的業種店範圍,向業態店發展,並呈現出以下幾類趨勢:
(1)向超級市場和便民店分流發展,如菜市場、糧店、雜貨店、煤炭商店等分別歸入超級市場或便民店。這使得店鋪逐漸擺脫了以往的行業專一化的特點,而呈現出綜合性的經營特色。
(2)向規模化大店發展。一些店鋪通過改建、擴建、再建,成為與百貨公司相匹配的商廈。經營內容雖然仍與以前的專業化特性具有較強的關聯性,但更具有百貨公司的特點,如上海(3)南京路和北京西單、王府井的許多專業商店就已改造成這樣的商廈。
通過對原有產品性能的大幅改進,通過挖掘、發揚和創新傳統經營特色和服務特色,增強商品的高性能化和個性化特色,並引入連鎖經營機製,廣開連鎖店,形成專賣店、連鎖店規模經營的態勢。可以說,第三種發展模式代表了我國大中型店鋪發展的基本方向,極具市場競爭力。
店鋪從業種店向業態店發展是市場競爭的需要,它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零售業按計劃管理需要開設商店的傳統模式,從而轉向以消費者需求為主導的經營管理模式。中國的店鋪目前麵臨著很大的挑戰,如許多有特色的店鋪已不複存在,許多店鋪已無經營特色可言,零售業都熱衷於搞超級市場、大型商廈、便民店、倉儲式超市等。店鋪似乎都在追求大而全的特色,但正是這種趨勢為專業性強的高檔店鋪提供了極好的機遇。因為消費需求更趨個性化,而專業化的店鋪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可以說,在超市熱和商廈熱之後,專業性的店鋪也逐漸成為一個熱點。在繁華的商業街上和大型商廈裏開設的許多高檔的專業性店鋪,體現了整個業態中以追求專而精為特點的店鋪形式已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有專家認為,店鋪就其業態而言,尚是一個不很明確的東西,它一般指的是銷售具有關聯性的商品的零售店。這些商店以能夠吸收特定的消費者需要的特定的商品,充實商品的品種,采取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為主的政策來展開其經營。同時它還把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作為銷售活動的重點,在提高顧客滿意度和忠誠度,穩步擴大市場占有份額方麵花了大力氣。
(二)店鋪的地位與日俱增
大力發展以店鋪形式為主體的零售業是當今世界的主流趨勢之一。許多國家都製定了鼓勵和扶持零售業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使其迅速成長起來,並已成為這些國家支撐經濟增長的主力軍。近年來,我國零售業在良好的經濟環境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1店鋪對經濟增長功不可沒
店鋪由於量大麵廣,分布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因此其日益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在許多國家,店鋪的發展對經濟增長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店鋪提供了眾多的社會就業機會
西方傳統的經濟學理論認為,是大企業創造了大部分的就業機會。然而實證研究發現,中小企業是創造就業機會的主力。近年來許多西方發達國家在大型企業不斷裁員的情況下,主要依靠中小企業來緩解就業壓力。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戴維伯奇的研究發現,每10個新工作崗位,有8個是由雇員不超過100人的中小企業創造的,其中零售店鋪占據了很高的比例。我國作為一個工業化水平較低、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妥善解決就業問題是國家長治久安、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各類店鋪在擴大就業方麵起著重要作用。
3店鋪是最活躍的經濟主體的重要代表之一
良性的市場競爭對企業的資源優化配置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從西方國家的教訓來看,大企業、大集團如果不加限製地過度發展將嚴重限製自由競爭,導致企業活力下降,國際競爭力削弱。因此,鼓勵以店鋪為代表的中小企業參與競爭可以活躍市場。同時,由於以店鋪為代表的中小企業產品批量小,對市場反應靈敏,能夠滿足日益多元化、個性化的市場需求,是活躍市場不可或缺的力量。此外,如果沒有大量的中小企業,市場活力下降,大企業的發展也將舉步維艱。
可見,店鋪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它們是促進市場競爭和經濟繁榮的基礎力量之一,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和推動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同時,以店鋪為主的零售實體還是擴大就業的主要渠道,對保障社會安定功不可沒。
二、現代商業店鋪的常見形式
(一)百貨商店
關於百貨商店究竟起源於何時,學術界眾說紛紜。多數人認為,隨著工業和小城鎮的發展,普通商店逐漸增加所經營商品的花色、品種、規格,於是百貨商店出現了。
百貨商店產生於19世紀中葉的法國,當時在法國首都巴黎,有一位名叫布西哥的人,開辦了一個“邦·馬爾謝”商店。這是世界商業史上第一個實行新經營方法的百貨商店。這家百貨商店的新經營方法,呈現出以下幾大特點:
(1)顧客可以自由自在地進出商店;
(2)商品銷售實行“明碼標價”,下麵附有價格標簽,對任何人都實行等價銷售;
(3)將所經營的全部商品都陳列在特製的櫃台裏,以便顧客挑選;
(4)售出商品如發現質量問題,可以退換;
(5)商品銷售采取“薄利多銷”,也就是采取“低盈利、高周轉”的經營方針。
大量銷售商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百貨商店的經營原則。其主要方法是在一棟建築物內供應所有的商品,使顧客能夠在一個地方買到他所要買的東西。這就是說,百貨商店的店麵由一個巨大的營業場所構成,將大量的商品,按部門進行分類,並在一個企業統一管理下進行經營。因此,按一定的標準將商品分成不同類別來進行經營,雖然每個部門的規模不大,但它是彙集在一個經營體之中的,因而這種綜合經營的銷售額能夠大增。
在具體經營過程中,不是采取“一攬子”的方法來對那些不同性能和用途的商品進行經營,而是通過部門的個別管理,運用最合理的,並能創造出最大效益的經營方法。在發達國家,大百貨商店一般有100~150個商品部,小百貨商店有不到10個商品部。正是由於它把各類商品按部門進行管理,並連結在一起,因而形成了規模化經營的特點。
城市繁華的商業街和郊區購物中心是設立百貨商店的理想場所。包括百貨商店在內的繁華商業街和購物中心,是以其熱鬧,有吸引力,充滿生氣,能吸引大眾購物興趣的特點而存在的。百貨商店內部裝飾得富麗堂皇,櫥窗商品陳列得琳琅滿目,因而能吸引大量顧客前往參觀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