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特殊人群免疫力調養(1 / 3)

第八章 特殊人群免疫力調養

特殊職業人群免疫力調養處方

腦力勞動者

腦力勞動者一般肌肉活動少,主要從事腦力勞動。怎樣通過食物營養提高大腦的勞動效率,這是每個腦力勞動者關心的問題。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腦的重量雖然隻占人體重量的2%左右,但大腦消耗的能量卻占全身消耗能量的20%。人體消耗的能量主要由膳食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質提供。但人腦在利用能源物質上與其他器官不足,它主要依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氧化供給能量。大腦對血糖極為敏感,人腦每天大約需用116~145克的糖,當血糖濃度降低時,腦的耗氧量也下降,輕者感到頭昏、疲倦,重者則會發生昏迷。因此,一定的血糖濃度對保證人腦複雜機能的完成是十分重要的。

蛋白質在大腦中含量最高。腦細胞在代謝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蛋白質來補充更新。實驗證明,食入不同含量的蛋白質食物對大腦活動有顯著影響。增加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能增強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製作用。

人腦所需要的脂類主要是腦磷脂和卵磷脂(其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它們有補腦作用,能使人精力充沛,使工作和學習的持久力增強,對神經衰弱有較好的療效。另外,科學家研究發現,人在長期從事緊張的腦力勞動時,機體可出現脂質代謝障礙,使血清膽固醇含量增高,引起高脂血症和肥胖症。緊張的神經活動還能增加機體對維生素C、尼克酸、B族維生素、維生素的需要量。總而言之,腦力勞動者的營養從其工作特點及其對營養素的需要來看,應以補充腦組織活動的能源,構成腦細胞的磷脂或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參與調節腦細胞興奮或抑製的蛋白質、維生素A和微量元素等為重點。對輔助活動較少的,尤其是中年以上的腦力勞動者,由於熱能攝取量較少,應特別注意保證有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減少純糖、純油脂食物的攝入量,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量,科學安排一日三餐。

腦力勞動者宜選用的食物:

1.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大米、麵粉、小米、玉米、紅棗、桂圓、蜂蜜等。

2.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蛋類、乳類、魚類、禽類、瘦肉及大豆類。

3.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植物油、葵花子、南瓜子、花生、西瓜子、核桃、魚、蝦等。

4.富含腦磷脂的食物:如豬腦、羊腦、雞腦等,富含卵磷脂的食物主要存在於雞蛋黃、鴨蛋黃、鵪鶉蛋黃、大豆及其製品中。

5.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肝髒、乳類、蛋類及胡蘿卜、韭菜、海帶和木耳中。

6.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穀類、豆類、花生、核桃、芝麻、香菇、蔬菜、蛋類、奶類、瘦豬肉、髒腑類、酵母、鱔魚等。

7.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鮮棗、獼猴桃、柑橘、檸檬、柚子、菜花、綠葉蔬菜、辣椒、西紅柿等。此外,要想保持腦力不衰,必須遵循以下十要原則,才能使頭腦長期保持年輕化。

1.堅持長期學習的良好習慣,並持之以恒,不予中斷,學習能強化自己的記憶力、理解力、分析力和創造力,而這四種能力是鍛煉腦細胞的最好辦法。

2.提倡閱讀養腦,閱讀意味著需要分析、理解、記憶,這是鍛煉腦的一項有效措施。

3.保持良好睡眠,睡眠是頭腦老化的晴雨表。要少服安眠藥,多加強體育鍛煉。

4.自我調節大腦功能,在緊張的學習、工作之後,散步、聽音樂、與人交談有助消除大腦的疲勞。

5.培養多方麵興趣,關心周圍事物,保持好奇心,有助於推遲腦早衰。

6.中老年人應與青少年多接觸,吸取兒童天真活潑、青年朝氣勃勃的精神,排除孤獨感。

7.性格要開朗,以避免發生憂鬱症,開朗的性格能使腦血流量增加,改善腦缺氧狀況。

8.多動手腕,以刺激腦細胞活動,練書法、繪畫、手轉核桃等,可預防大腦早衰。

9.預防腦動脈硬化,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品,多食魚類、豆製品有助於預防腦動脈硬化。

10.找一位信得過的醫生作心理谘詢顧問。

體力勞動者

體力勞動者多以肌肉、骨骼的活動為主,他們能量消耗多,需氧量高,物質代謝旺盛。一般中等強度的體力勞動者每天可消耗3000~3500千卡的熱量,重體力勞動者每天消耗熱量達3600~4000千卡,其消耗的熱量比腦力勞動者高出1000~1500千卡。另外,有些體力勞動者還可能接觸一些有害物質,如化學毒物、有害粉塵以及高溫、高濕等,通過合理膳食,這些有害物質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或減少。為此,體力勞動者在安排飲食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主食:熱量主要來源於糧食和其他食物。要滿足熱量的供給,必須加大飯量來獲得較高的熱量。主食可以粗細糧搭配、花樣翻新,以增加食欲,滿足機體對熱量的需要。如水餃、包子、糖炸糕、肉卷(麵、肉末)等,多吃一些發熱量高的食物。

2.副食:

(1)要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蛋白質除了滿足人的身體需要以外,還能增強對各種毒物的抵抗力,多吃些含蛋白質的食物對體力勞動者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從事汞作業的人,更應多吃含蛋白質的食物,以使體內含巰基酶免受汞的毒害。每天多吃些豆腐或豆製品,最好每天吃一兩個雞蛋,再適當吃些肉類、魚類、牛奶、豆漿等,大體可以滿足需要。

(2)供給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這不僅能滿足人體的需要,而且可以保證某些特殊工種的勞動者身體不受危害。例如,夏天從事高溫作業的人往往大汗淋漓,體內容易缺乏維生素C、B族維生素以及氯和鈉等,造成營養素比例失調。因此,應該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及鹹蛋、鹹小菜、鹽汽水等,以補充維生素C、B族維生素以及氯和鈉。從事鉛作業的人,為了防止鉛中毒,要補充維生素C,每天需要補充150毫克左右。在膳食中要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同時供給低鈣、正常磷的膳食,以減少鉛在體內的蓄積。

夜間工作人員

在我國,由於工作或職業需要,數以億計的人們過著晝夜顛倒的生活。晝夜節律顛倒對人體的生理功能和代謝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生理學的研究結果早已證明,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在白天與夜間的生理節律有明顯的不同。白天主要以交感神經活動和物質代謝的分解過程為主,而夜間則以副交感神經活動和物質代謝的合成過程為主。生物化學的觀察結果也證明,不同酶的活性和內分泌激素的代謝在晝夜間也有很大的差別。

常上夜班的人,首先要消除上夜班會影響身體健康的恐懼心理。人的大腦活動,具有興奮和抑製兩種過程,當人們勞動、工作和學習的時候,興奮過程占優勢,睡眠時抑製過程占優勢,其興奮活動即被抑製所限製或替代。人的晝作夜息習慣,是在長期生活中逐漸形成的,上夜班使這種規律顛倒了,開始有些不習慣,一段時間後,將逐漸形成新的規律,一般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但是有的人由於生活習慣的突然改變,夜班後睡不著,就幹脆不睡,而去打麻將、做家務、逛商店、看電視或做其他事情。這樣當然會頭昏腦脹,無精打彩,必須采取措施糾正這種做法。例如做到情緒穩定,按時就寢;睡前就餐不易過飽,不飲濃茶、咖啡;不做劇烈活動,不看情節緊張的小說、電視;可放一曲悅耳的輕音樂,喝一杯牛奶,吃一片麵包有利入睡;睡前嗽口刷牙,保持口腔清爽,睡前梳梳頭、上床前用熱水泡腳15分鍾,或洗個溫水澡。

要創造良好的休息環境,保持居室安靜、清涼,拉下窗簾減少透光度。一般上午6-12時之間睡眠較好。睡眠前最好洗澡,或用溫水洗腳,不喝濃茶、咖啡等興奮大腦皮層的飲料。白班與夜班不要輪換太勤,白班改夜班後,人體生物鍾的改變要一個適應過程。若換得太勤,剛剛建立起來的時間條件反射又遭破壞,不利於休息和健康。居室環境安靜,空氣清新,光線暗淡,或睡前做幾分鍾的體操,可調節大腦的興奮抑製的平衡,使人容易進入夢鄉,國外有人研究發現,空腹會影響入睡,如睡前感到饑餓,可吃幾片點心或喝杯牛奶,即可改善睡眠,又可避免睡後不久起床就餐,中斷睡眠。

已有資料表明,晝夜節律的破壞可以影響機體的水鹽代謝和蛋白質代謝,作息製度的改變可以導致水鹽代謝的紊亂和蛋白質代謝的負平衡。夜班作業人員常因工作環境照明度差而使視力受到損害,加之白天睡覺得不到自然界日光紫外線的照射,因而這類人員對維生素A、D的需要量往往較白班作業者要高。此外,夜班職業人員往往在白天容易受到其他人員或周圍環境的影響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所以夜班職業者對熱能和各種水溶性維生素的需要量也常較白班職業者要高。顯而易見,為保證夜班職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除了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和保證足夠充分的睡眠之外,還應科學地安排好自己的一日三餐。

在一日三餐的安排上,首先應保證有足夠的熱能攝入。熱能攝入的多少很難用一個數字來表達,因為每個人所從事的工種不同,勞動強度不同,作業環境也不盡相同,此外還有性別、年齡的差異,所以熱能的攝入量應據個人的實際情況而定,隻要使機體的能量代謝保持"收支"平衡即可。熱量主要由膳食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來提供。但往往由於職業性疲勞、胃口不佳而實際上經口攝入的熱量並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這時就需要在飲食營養方麵進行一些改進。比如,為增進食欲,可在食品的烹調製作上力求做到食物品種多樣化,色、香、味俱全,美味可口;為使一天的熱能分配合理並防止過饑過飽的情況,就需要合理安排就餐時間和每餐膳食熱量應占全天膳食總熱量的百分比。

夜班工人勞動強度大,耗能多,應注意優質蛋白質的補充。動物性蛋白質最好能達到蛋白質供應總量的一半。因為動物蛋白質中含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這對於保證夜班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和身體健康是有好處的。營養學家認為,晚餐是夜班職業人員的主餐,可占膳食總熱量的30%~50%,可使用高蛋白食物,進餐時間安排在勞動前一兩小時為宜;夜班的中餐熱量一般可占膳食總熱量的20%~25%,進餐時間可安排在午後3時前後;早餐熱量一般可占膳食總熱量的15%~20%,並且應該以容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為主。在保證足夠熱能攝入的基礎上,還應注意保證有足夠的優質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的攝入。為達此要求,應該經常食用乳、蛋、魚、瘦肉、豬肝、大豆及其製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純糖和含脂肪高的食物,並應控製食鹽的攝入量。

夜班工作多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下,盡管電燈光較亮,但由於周圍環境較暗,明暗差大,很容易導致視覺疲勞,而維生素A是參與調節視多膜感光的重要物質--視紫紅質合成的重要成分,能提高眼睛對昏暗光線的適應能力,對防止工傷事故有益。因此,夜班工作人員要注意補充含維生素A較多的食物,如動物的肝髒、蛋黃、魚子等,蔬菜、黃豆、蕃茄、胡蘿卜、紅辣椒含有較多胡蘿卜素,也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可適當多吃些。飯菜還應品種多樣,盡可能做到色、香、味、型俱佳,以增進食欲,改善和保證夜班工作人員的營養供給,提高健康素質。

一年四季,尤其是冬春季節,晝夜溫差較大,"夜班族"還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清晨下班,室內外溫差更大,要及時加衣,以防感冒及因此而誘發其他疾病。

電腦操作者

電腦操作者常會感到眼睛疲勞、肩酸背痛。如在缺水、營養不足、缺乏維生素的狀況下工作,身體對輻射的抵抗能力下降,就容易患病。電腦操作者可采取下列有效的防範和預防措施:

1.改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

在有空調係統的計算機房內配置一台空氣清淨器,不僅可以過濾吸附空氣中絕大部分的粉塵粒子,對空氣中的病毒細菌也有一定的殺傷作用,同時還能發出負離子類的再生空氣,強化室內的淨化作用。適時打開門窗進行通風換氣也十分有效。

選擇可調節的計算機工作台和座椅,使操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高和體型來調節工作台和座椅的高低位置,營造出一個屬於個人的舒適空間。

2.選擇融入"人性化"設計和高新科技的輸入輸出設備

根據人體工程學原理設計的"人性化"鍵盤已經麵市,它在構造上把傳統鍵盤分成左右兩個部分,並且由前向後歧開呈25゜夾角,中央處向左右兩側傾斜與台麵成10゜平角,這些角度使操作者的手心和前臂軸心自然成一直角,從而減小各種應力的作用;鍵盤的下側設有圓弧狀的矽膠枕托,操作者手腕可以墊在上麵操作;並使手腕高度有一個小幅調節區間。這此獨特的設計,有助於舒緩由於使用普通鍵盤手與前臂造成的壓力,而使手腕與前臂保持一貫的自然姿勢,使鍵盤的操作更輕鬆、更科學。

同樣,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新型鼠標在外形設計上參照了人手掌的握合方式,因此與操作者的手掌吻合較好,使手部在操作鼠標時能得到必要的放鬆,從而得到有效的保護。

新型顯示器現都具有高頻掃描、防眩光、防靜電和低輻射、低功耗等性能,如果條件許可的話,可以選用最新一代的液晶平板顯示器,不僅可以避免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而且其圖象更加柔和逼真,極大地改善了操作者的視覺條件和視覺效果,減少對眼睛的刺激。

3.操作者的自我保健

操作者在工作和生活中還應當注重自我保健,不要長時間工作和熬夜,工作一段時間後,應離開計算機活動一下,舒展身體放鬆四肢,讓眼睛得到休息。另外顯示器應在操作者的視線之下,更不要在黑暗中操作計算機。

為了防止電腦操作者患上職業病,應注意合理膳食。早餐應吃好,營養充分,以保證旺盛的精力,並有足夠的熱量。中餐應多吃含蛋白質高的食物,如瘦豬肉、牛肉、羊肉、雞鴨、動物內髒、各種魚、豆類及豆製品。晚餐宜清淡,多吃含維生素高的食物,如各種新鮮蔬菜,飯後吃點新鮮水果。同時,選用含磷脂高的食物以利健腦,例如蛋黃、魚、蝦、核桃、花生等。還要有意識多選用保護眼睛的食物、保護眼睛健康,防止近視及其他眼疾,健眼的食物有各種動物的肝髒、牛奶、羊奶、奶油、小米、核桃、胡蘿卜、青菜、菠菜、大白菜、番茄、黃花菜、空心菜、枸杞子及各種新鮮水果。

職業女性

每個白領女性都希望自己有苗條的身材、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體,但要實現這一美好的願望,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便是一日三餐的科學飲食。白領麗人多勞心,如果不注意攝取營養,健康容易出問題。她們或者因為工作太忙而忽視了早餐和午餐,影響身體健康。為保持身體健康,頭腦清醒,白領麗人必須調整飲食習慣,吸收身體所需的八大營養。

首先,白領麗人在飲食的安排上,必須做到"早飯要吃飽,午飯要吃好,晚飯要吃少"。

在三餐的飲食分配比例上,一般以早餐攝入量占全天攝入食物總量的30%、午餐40%、晚餐30%為宜。

不要逃避早餐,隻要準備好一大杯牛奶、一份水果、一片麵包和一片火腿就可以了。這份早餐隻需要幾分鍾就能解決,卻會使人感覺精神抖擻,因為蛋白質能補充腦細胞在蛋白質代謝上的需要,也能增強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製作用。早餐吃得飽,才能擁有充足的體力和腦力,應付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