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主要作用於消化係統的藥物(1 / 1)

第30章 主要作用於消化係統的藥物

1、奧美拉唑(洛賽克)。本品抑製胃酸分泌,作用強而持久,用於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反流性食管炎等。

副作用:偶見有惡心、腹瀉、便秘、脹氣、頭痛、疲乏等。本品有酶抑製作用,注意合並用藥的相互作用。

2、西米替丁(甲氰咪呱)。本品為H2-受體阻斷劑,能抑製組胺或五肽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並使其酸度降低。用於治療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上消化道出血等。

副作用:常見腹瀉、腹脹、口苦、口幹、血清轉氨酶輕度升高,偶見嚴重肝損害。

3、複方氫氧化鋁(胃舒平)。本品有抗酸、吸著、局部止血、保護潰瘍麵等作用。主要用於胃酸過多、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及上消化道出血。

副作用:本品妨礙磷的吸收,不宜長期大劑量服用。

4、硫糖鋁。本品能與胃蛋白酶結合,抑製該酶分解蛋白質,形成保護潰瘍麵,利於粘膜再生和潰瘍愈合,還有抗酸作用。用於胃和十二指腸潰瘍。

副作用:偶見惡心、胃痛等。長期服用可產生便秘。

5、膠體次枸櫞酸鉍(得樂)。本品在酸性胃液作用下,膠體鉍能與潰瘍麵上壞死組織中蛋白質成分,形成複合物薄膜,使其不受胃酸、蛋白酶的侵蝕,對幽門螺旋杆菌有殺滅作用。用於十二指腸潰瘍、幽門螺旋杆菌陽性的慢性胃炎。

副作用:可出現惡心等消化道症狀,但停藥後即消失。注意服藥期間可使舌、牙齒、大便染成黑色。

6、甲氧氯普胺(胃複安)。主要作用於延腦催吐化學感受區。用於胃腸道功能失調所致的惡心、嘔吐。對放射治療、手術後及藥物引起的嘔吐亦有效。還用於功能性胃腸道張力低下。

副作用:有頭暈、困倦、便秘等。並可提高噻嗪類藥物的錐體外係反應。阿托品等抗膽堿藥能降低其作用。

7、多潘立酮(嗎丁啉)。直接作用於胃腸道多巴胺受體,可提高食道下部括約肌張力,增強腸蠕動,增快胃排空速率。用於慢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腹脹、上腹疼痛、惡心、厭食噯氣、嘔吐等。注意對術後或麻醉、化療引起的嘔吐無效。

8、多酶片。用於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胃炎,及因胰液缺乏,澱粉酶過多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9、胃蛋白酶。本品為一種消化酶,常用於因食蛋白性食物過多所致消化不良,病後恢複期消化機能減退,以及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惡性貧血所致的胃蛋白酶缺乏。

10、阿托品。抗膽堿藥。能解除平滑肌痙攣、抑製腺體分泌、散瞳。用於胃腸道、腎、膽絞痛、散瞳驗光、虹膜睫狀體炎、有機磷中毒、感染性休克,及銻劑引起的急性心源性綜合症。

副作用:常見有口幹、視力模糊、尿瀦留、便秘、頭痛、心悸等。停藥後可消失。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病人忌用。

11、酚酞。在腸液中分解,刺激結腸粘膜,促進腸蠕動,並阻止腸液被腸壁吸收而引起緩瀉作用。用於習慣性頑固性便秘。

副作用:偶可發生過敏反應、皮炎及出血傾向。

12、開塞露。本品有潤腸通便作用,注入肛門引起排便。用法:灌注劑,每支20ml(含50%甘油)。注入肛門,每次20ml。兒童每次lOml。

13、複方地芬諾酯(複方苯乙呱啶)。有收斂、解痙,減少腸蠕動的作用,用於急慢性功能性腹瀉。

注意,強巴比妥類、阿片類及其它中樞抑製藥的作用,不宜合用。

14、洛呱丁胺(異蒙停)。本品化學結構與嗎啡有相似之處,但無成癮性,作用於腸壁,阻止乙酰膽堿和前列腺素的釋放,減少腸蠕動,增加肛門括約肌張力,對各種急、慢性腹瀉有特效。

注意:急性潰瘍性結腸炎,偽膜性腸炎忌用,不能單獨用於伴發燒和便血的菌痢。

15、熊去氧膽酸。本品可增加膽汁酸的分泌,導致膽汁酸成分的改變,能顯著降低人膽汁中膽固醇及膽固醇酯的克分子數,有利於結石中膽固醇逐漸溶解。對結石直徑與5mm以下、X線能透過、非鈣化型的浮動膽固醇結石有較高的治愈率。對中毒性肝障礙、膽囊炎、膽道炎及膽汁性消化不良等,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16、穀氨酸鈉。本品能降低血氨,用於血氨過多所引起的肝昏迷及其它精神症狀。

副作用:大劑量注射時,可導致嚴重的堿血症及低血鉀,腎功能不全者慎用或禁用。

17、葡醛內酯(肝泰樂)。可降低肝澱粉酶的活性,阻止糖原分解,使肝糖原增加,脂肪儲量減少。用於急慢性肝炎。同時具有解毒作用,可用於食物或藥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