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盈盈不好意思地看了大家一遍,嘴囁嚅著,就是說不出口。坐在她邊上的劉琦就開玩笑對她說:“你這個樣子還真像是個小媳婦的樣子。”李盈盈就擂了一下劉琦的肩膀嗔道:“你敢笑我,我打死你信不信。”
鄭文明也笑了說:“李盈盈同誌,你雖然不是縣裏派來的工作組成員,但也是縣裏來的嘛。何況你現在已經是向民同誌的愛人了,也應該大力支持和幫助他的工作才是。我看你的樣子,似乎也有想法要說,那就說出來嘛。大家是歡迎不同意見的。大家說是不是啊?”鄭文明說著扭著脖子,目光在所有人的臉上掃過。
大家也就附合著,朝李盈盈起哄著,讓她一定要發言。
李盈盈就輕咳了一聲,清了清嗓子說:“那好吧,我就隨便也說一說。說得不好,大家別笑我。”說到這裏,李盈盈頓了一下,才正式說開來。
李盈盈說:“我覺得,要解決混和懶,就是解決一個責任的問題。也就是要讓每個人都有責任感。我的建議是能不能製定一個考核辦法,對每個人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評比。這樣混和懶的人也就沒辦法混和懶了。”
肖向民對大家的意見給予了肯定,說:“大家集思廣益,意見和建議都提得很好,也都可以在實踐中采用。可還沒有觸及實質。大家所說的辦法確實也可以提高人的積極性。但不能長久,也沒辦法讓個體的積極性自覺地去調動。相信大家對濫竽充數的故事一定都很熟悉。”
肖向民說到這裏,看了看大家,見大家都朝他點了點頭,就又接著說:“雖然大家對這個故事都很熟悉,我還是要簡單的再重複一遍。這個故事是說有一個皇帝喜歡聽竽,而且喜歡聽所有樂師一起吹奏的那種宏大的場麵,有人了解了這一點,雖然不會吹竽,也混在裏麵作腔作勢,有模有樣地吹。他們當然是沒有吹出聲音,隻是學著別人的樣子擺擺姿勢而已,可因為皇上是讓大家一起吹奏,那麼他們也就可以混過去,人家得獎賞,他也得獎賞,人家得俸祿,他一分不少。這種事悄悄傳開,很多人覺得不錯,就買通關係,也混進來。時間一長,混的人越來越多,真正會吹奏的人覺得自己那麼辛苦,練了多少年才獲得這個職位,以真才實學得到的也隻跟那些混的一樣,心裏就不平衡了,有些樂師便辭職走了,有些樂師奏的也不那麼賣力了。這樣一來,可想而知,吹奏出來的效果肯定越來越不理想。皇上漸漸聽出味來,覺得奇怪,就暗中了解了一下,知道有人在混水摸魚,就很不高興了。但他沒說,卻第二天召集樂吹竽時,突然宣布不想再聽大家一起吹奏,想聽每個人單獨吹奏。這回,那些混水摸魚的人立即就露了餡,灰溜溜地想偷跑了。皇帝這才發怒,讓人將他們全部打入了大牢。這皇上受到了這事的啟發,以後檢驗其他的事,就不再看整天,而是一個個分開來看。這樣,就使那些想蒙混過關的事物都露出了馬腳,吹竽的樂師也就越來越肯真的下功夫去吹,吹奏得好的人也就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好幾個大師級的吹竽大師。他對國家的治理也就越來越好了。”
肖向民說到這裏,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微笑地看著大家問:“大家聽完這個故事有什麼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