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5:
張某經常看到一些年輕人在瘋狂的音樂節奏中搖頭不止,他知道那些年輕人服用了最流行的“搖頭丸”。在張某和舊日的同學一起聊天時,他從大家的議論中感到似乎大家挺值得羨慕的。張某認為服用搖頭丸是新生活方式,是時尚的表現。於是,這個17歲的少年也開始服用搖頭丸,不僅如此,他還大張旗鼓地向周圍的朋友吹噓。
(四)青少年的性格缺陷
青少年自尊心特別強,很在乎別人的評價。他們喜歡與人爭高低,產生很強的虛榮心;也不善於克服挫折,遇到困難後會產生極度的自卑感。部分青少年由於處理社會關係能力差,在生活中受到同伴的排斥、父母的忽視,無法得到社會的認可等消極經驗的刺激而產生失落感、無歸屬感,從而使那些偏離社會規範、受到社會否定評價的活動很容易成為他們感受自我價值的捷徑。吸毒成為他們發泄心中積鬱的一種方式。這種不健康的亞文化讓他們的人生觀發生錯誤傾向,最終斷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案例6:
小慧,從小性格內向,文靜靦腆,寡言少語,見了陌生人都臉紅,學習一直拔尖,經常受到老師表揚。17歲時,考上了高中,入學後,小慧暗暗地愛上了同班美男子小剛,終日想入非非,盼望小剛能多和自己說句話,能多看自己一眼。然而,小剛對此全無察覺,除了每天的學習和運動外,他還常常與班上幾個活潑漂亮的女同學說說笑笑。與她們相比,小慧有些自慚形穢,覺得她們像奇葩爭豔,而自己不過是一株柔弱的小草,因而魂不守舍,寢食難安。於是學習成績直線下跌,這對小慧又是一個沉重的心理負擔。小慧的父母還以為小慧到了一個新環境,不太適應,過一段時間就會好的,也隻是對其多加安慰而已。久而久之,小慧愈加消瘦,感情也十分脆弱,別人無意中的一句話,也會使她難過半天,她沉溺於這種惡性循環而無法自拔。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聽說注射杜冷丁能解脫痛苦和煩惱,於是,她嚐試了幾次,從此上了癮。
(五)青年少受挫後逃避現實
一些青少年遇到生活困難、失戀、事業受挫、婚姻破裂、朋友失和、升學就業受挫等挫折就會意誌消沉,精神頹廢,心靈空虛。一係列不積極的心態,讓他們誤入歧途。
案例7:
何某從小到大,學習一帆風順,在班上一直是第一名。然而,班上轉來的新同學成績更好,直接“威脅”了他第一名的地位。何某開始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期末考試最後一門還沒考完,新同學領先5分,於是何某的自尊心受挫,麵子上掛不住了。
在考最後一門功課時,何某孤注一擲,采取作弊的方式,結果,不僅作弊失敗,而且名譽掃地,處分、檢討接踵而來,一直過於順利的何某被悔恨壓得喘不過氣來,他無法承受和麵對這一切,於是沉淪在毒品的夢幻中,使這個傷心故事又演繹了一幕悲慘結局。
人生誰人無煩惱?問題是要正確對待。應正確處理學習、生活、社會交往等各方麵遇到的問題,尤其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思想免疫力,絕不能讓毒品斷送我們幸福而美好的人生。
(六)青少年的好奇心
很多青少年往往抱著“看看毒品究竟是什麼東西、有多大作用”,“不信它那麼神”等好奇態度,輕率地沾上了毒品就再也不能自拔了。
案例8:
某市18歲女中學生楊某,她最初看到別人吸海洛因時,發現吸毒者臉上有一種從未見過的表情,她非常好奇。那人對她說:“你也來一口吧,吸了這個,你就什麼煩惱都沒有了,想什麼就有什麼。”那人用一根紙管教她將在錫箔紙上燃化的海洛因吸到鼻子裏,突然間,她感到異常興奮,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良好感覺,這種感覺持續了大約半個多小時,但在腦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第三天,因無法抗拒尋找那種感覺的強烈願望,她再次吸食海洛因,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一年之後,對海洛因的反應遲鈍了,一次1克已經不能滿足需要,海洛因逐漸吞噬了她如花的生命。
(七)“老大”形象的模仿
很多青少年特別喜歡模仿電視、電影中的老大形象,講哥們兒義氣,如果這些人中有吸毒的,青少年就極易感染毒品。
案例9:
金×雖然剛上初三,由於人高馬大經常被誤認為是高中生。他為人很有正義感,有一次校外的幾個“無業遊民”闖進校園鬧事,勒索學生,搶劫財物,金×挺身而出,趕跑了他們。對方盯上了他,揚言“要金×出血”。金×家住得較遠,上學放學總是一個人走,他也有些擔心自己的安全。於是找到一個街道裏的朋友,請他帶幾個小兄弟幫忙,護送他幾天。他的朋友爽快地答應了,同時讓他放心,說自己在這片地方名頭叫得響,別人不敢冒犯他。還充滿江湖味道地告訴金×:“以後有我罩著你,盡管放心!”金×知道這是錄像裏黑社會“老大”的口吻,他聽起來覺得很順耳。果然一連幾天,沒有人找他的麻煩。後來居然有人捎過口信,向他道歉,說明自己不知道他是“哪一路的人”。對方顯然誤會金×也是流氓團夥的一員,不敢把事惹大。可是金×卻對平時不務正業的“老大”產生了一絲佩服和羨慕。兩人越混越熱,金×處處照著“老大”的樣子學,結果他很快和這位“老大”學著抽開了海洛因。他因為講“江湖義氣”,陷入毒品犯罪的漩渦,再也無法回到正常生活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