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腎為命之根,食為養之本(1)(1 / 3)

腎對於維持機體的正常代謝及生理功能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是人體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民間也素有“養生以腎為本”的說法。

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飲食養生,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就曾經說過:“安身之本,必資於飲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飲食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基礎,而腎髒作為藏精納氣最重要的處所,更離不開飲食的滋養。

本章介紹了中西醫對於腎髒的不同認識,為什麼要養腎,養腎有哪些重要性,以及肝心脾肺和腎髒的關係,人為什麼會腎虛,飲食上要如何養腎等。希望通過閱讀本章的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

腎是先天之本,養生必先養腎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是我們身體的“老本”。腎主藏精,腎髒精氣的盛衰,直接關係到人體生長發育的良好與否。腎氣足則人體健康、延年益壽;腎氣虛則百病叢生、容易衰老。因此,養腎是健康的根本。

關於腎的中西之分

腎髒作為一個實體器官,位於人體的腰部,脊柱的兩旁。雖然西醫和中醫所說的腎髒都指向一個共同的實體,但對腎髒功能的理解卻各有千秋。

西醫的腎

西醫的腎,就是人體解剖所呈現出的實體器官,是具體的、肉眼可見的,位於人體胸椎第12節與腰椎第2節間,腰部兩側的後方,宛如一對超級大蠶豆。在西醫眼裏,腎髒是一個能夠產生尿液和排泄廢物的器官。腎通過產生尿液,可以排出人體內100多種因代謝所產生的廢物,如尿酸、尿素氮等。在尿液排泄過程中,腎髒還會借由控製酸性和堿性物質的排出量比例,來維持人體的酸堿平衡。

西醫中的腎髒隻是一個身體器官,它就像一個24小時不停工作的“清洗工廠”,有三方麵的功能。第一,腎髒相當於人體的“淨水機”。腎髒一天大概要過濾血漿200升,相當於人體血漿量的 6倍。第二,腎髒在人體中起到“篩子”的功能。腎髒可以利用篩孔大小的過濾結構,把有用的東西留在血液中,同時把代謝的廢物排到尿液中。第三,腎髒是“生命工廠”。腎髒能夠生產很多與內分泌、代謝有關的激素,與調節血壓、生成紅細胞、骨骼代謝等密切相關。

◎我們的腎髒有左右兩個,是一對蠶豆形的實質性內髒。

中醫的腎

中醫所說的腎與西醫的腎不同,在中醫的理論裏,“腎”是個功能單位,不單純指西醫實實在在的實體器官,它的功能範圍涉及到西醫學裏的內分泌係統、生殖係統、泌尿係統、運動骨骼係統、呼吸係統、免疫係統等。

中醫認為,“腎”是主宰身體所有的動力源泉,決定著人的生長發育、生殖能力、遺傳能力、水液代謝、呼吸功能調節等。腎氣足,則人的呼吸深沉綿長,毛發烏黑亮澤,性功能正常,精神麵貌好。

腎具有“主骨、生髓、通於腦”的功能,所以它還關係到人的中樞神經係統。《黃帝內經》認為“腎生骨髓”“腦為髓之海”,腎精可以化生骨髓,腦髓為骨髓的集中營,所以,一個人的腎氣充足,他的骨質便堅固,腦力也會非常靈敏。如果一個人的骨質疏鬆,走路沒有力量,非常健忘,容易失眠,那就說明他腎精不足,髓海空虛。因此,中醫臨床常以補腎法來治療內科的神經衰弱等病症。

為什麼養腎這麼重要

腎主藏精:腎是儲存生命基本物質的“寶庫”

中醫認為,腎藏精,具有貯藏、封存精氣的功能。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分為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源於父母,藏於腎中,是每個人天生就有的,後天沒有辦法改變;後天之精是從外界獲得的,需要通過脾胃的運化功能從飲食水穀中攝取,所以後天之精可以通過脾胃運化而得到不斷充盈,有限的先天之精也需要後天之精的充養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總之,腎是人體精華的藏寶庫,寶庫中儲存的物質越多,人體便越強壯。

腎主生長發育:腎精是推動人體生命的原動力

人體生、長、壯、老、已的生命過程,可分為幼年期、青年期、壯年期和老年期等幾個階段,而每一階段機體的生長發育或衰退情況,都取決於腎精及腎氣的盛衰。人自出生之後,腎精及腎氣逐漸充盛,到幼年期,在生長發育方麵表現為頭發生長較快並逐漸稠密,更換乳牙,同時骨骼逐漸生長而身體增高;青年期,腎精及腎氣更加充盈,表現為長出智齒,骨骼生長,開始有生育能力;壯年期,腎精及腎氣最盛,表現為筋骨強壯,頭發黑亮,精力充沛;老年期,隨著腎精及腎氣的逐漸衰減,表現為麵色憔悴,頭發脫落及生殖能力喪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