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食補精氣陰陽—從根本上養腎(1)(1 / 3)

本章所談的腎,指的是中醫學的腎,與現代醫學的腎髒概念大不一樣,中醫學腎的範圍遠遠超出了現代醫學所謂腎髒的範疇。由於腎藏先天之精,主生殖,為人體生命之本源,故稱腎為“先天之本”,即生命之根本。

中醫認為,腎藏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二者互相依存,相互促進。出生之前,先天之精為後天之精準備物質基礎;出生之後,後天之精又不斷供養先天之精,使之得到不斷的補充。腎精能轉化為腎氣,腎氣又分為陰陽,腎陰和腎陽,二者之間,相互製約、相互依存、相互為用,協調全身髒腑之陰陽,維持著人體生理上的動態平衡,故腎又稱為“五髒陰陽之本”。

生活中,人們常常有精神萎靡、腰膝酸軟、頭昏耳鳴、畏寒怕冷、脫發早白、容易感冒、失眠健忘、性功能低下、自汗盜汗等問題,還有很多慢性疾病遲遲不能痊愈,把人折磨得痛苦不堪,為什麼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腎虛。接下來的一章,我們將係統介紹有關腎的知識,教您如何吃對食物,調養腎髒。

吃對食物,補腎益精

骨質疏鬆、腦力減退,可能腎精不足

腎所藏之精為“腎精”,是促進生長發育和維持生命過程的物質基礎,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 。 “先天之精”為腎本髒之精,受之於父母,是生育繁殖、構成胚胎發育的原始物質,為生命的基礎;“後天之精”為五髒六腑之精,來源於後天的飲食攝入,飲食營養通過脾胃消化吸收轉化為“水穀精微”進入髒腑,被各髒腑所用,進行代謝後,一部分轉化成更加精微的物質藏於腎中,即為後天之精。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相互促進、相互滋生,先天之精隻有得到後天之精的補充滋養,才能充分發揮其生理效應;後天之精也隻有得到先天之精的活力資助,才能源源不斷地化生,即所謂“先天生後天,後天養先天”。

小兒腎精不足會影響生長發育,導致囟門遲閉、身材矮小、智力低下、骨骼痿軟、動作遲鈍等症;成人腎精不足會導致早衰,表現為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經少經閉、性功能減退、脫發齒鬆、耳鳴耳聾、腰膝酸軟、精神呆鈍、健忘等症。小兒腎精不足大多是先天的,即父母給孩子的基礎不好,如父母高齡生育可能導致子女氣血虛弱,正如《褚氏遺書》所說:“父少母老,產女必羸;母壯父衰,生男必弱。”凡是想要孩子的父母,務必要保持好身體的狀態,給孩子一個強壯的腎。成人腎精不足多為後天因素,比如縱欲過度、大病久病、過度勞累等,導致早衰和生殖功能下降。

腎精可以生髓,髓能充養骨骼,使骨骼健壯,牙齒堅固;髓也能充養於腦,使腦力充沛,智力發達。如若腎精虧虛,不能生髓,則骨骼失養,容易骨質疏鬆,牙齒也會出現鬆動甚至脫落;同時,腦髓也補養不足,導致腦力減退,記憶力下降。

用補腎填精的辦法來充實腎精

要調理改善腎精不足,治療應以“補腎填精”為原則。按照中醫學的陰陽理論,腎精屬陰精,陰精之中又可再分陰陽,其中又可分為陰精中之陽精和陰精中之陰精,因此,腎精不足的患者,有的偏陽虛,有的偏陰虛,治療的時候還應該根據陽虛和陰虛的輕重對症治療。補腎填精的食物主要有葡萄、枸杞子、覆盆子等,可以選用的常用藥材有熟地、何首烏、金櫻子、五味子等。

在中醫學中,補腎填精還有一種特殊的理論,即利用“血肉有情之品”來補精益氣。所謂“血肉有情之品”,指的是具有補益作用的動物類食物或藥物。動物與人在機體組織的構造上更為接近,其補益也更為直接而高效,如補腎精就可以用豬骨髓、羊骨髓等。當然,動物類補品雖然效果較佳,但使用中必須注意兩點,即辨證和適度,用得不對症或者用得過量都可能適得其反。

別讓這些因素傷害了你的腎精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通過各種方式補腎的同時也要留意自身的不良習慣,它們也許正在偷偷地損耗你的腎精,隻是你未曾注意到。

七情過激。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的變化,若是在正常的範圍內,不會引起什麼病變。但是喜怒哀樂無常,或者經常精神緊張的話會影響氣在身體裏麵的運行,氣鬱化火,導致腎陰不足、腎精不通。長期恐懼,會傷腎氣,導致固攝無力,腎精外流,造成遺精、遺尿等症。

房事過度。房事過度在男子可出現滑精、早泄、陽痿等症;在女子則會出現月經不調、白帶多等症,嚴重時還會導致懷孕困難或者流產。

飲食不節。“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過量的飲食會導致脾胃功能受損。長期進食肥甘厚味、辛辣煎炸的食物,使髒腑生熱,脾熱熾盛,引起脾胃功能障礙。脾胃是後天之本,如果飲食不節導致脾胃損傷,吃進身體裏的食物就難以被脾胃正常運化,導致後天之精生成不足,腎中的先天之精缺少後天之精的補充也會導致不足。

長期大量服藥。補可分為食補和藥補。很多患者為了能盡早擺脫腎虛的困擾,往往選擇藥補。但是在分不清腎虛類型的情況下不宜亂用補腎藥物。是藥三分毒,補腎用藥也好,其他治病用藥也罷,如果長期大量服用,都會給身體增加排毒的負擔,勢必對腎髒造成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