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些故事是在從肯頓至西薩的閑暇時間,聽赫爾講述的。
恕我直言,我認識的赫爾在理論上的造詣相當值的誇讚,可是在講故事這事上,相當憋足,他隻說了一些事件的大概,很多細節都是我根據一路收集來的信息,自行進行腦補的,這也是為了讓這些故事更加豐滿,又不失真實。
為了方便你了解整個故事,基本是按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整理的,而非赫爾前兩百年,後兩百年地亂述方式,並在相應的段落中補充上赫爾的原話,當事人的原話,及我的思考和補充,希望對你了解這段故事有幫助。
1漢爾德
漢爾德所在的星係處於整個超星係團的中心偏移12度的位置,自轉一周21個小時,公轉一周417天,3個衛星,屬偏浮星係。在克塔1號星球的早期人造人殖民計劃中,漢爾德星球上的生命跡相十分微弱,這也是這裏沒有被早期人造人占領的原因之一。
已經忘記了具體是克塔1號星球的具體的哪年哪天,隻知道那時候的人造人已經不再像怪物,而是更像人類的樣子,所以一位名叫漢爾德的年輕人被克塔1號星球的掌權者列入第十次殖民計劃。這位被命名為星球名的年輕人,帶去了最先進的殖民技術和工具,利用克塔1號星球提供的“重生星球”的方案,開辟出一片又一片植林區、河流、居住地,海洋生物……
這是克塔1號星球掌權者根據多年的殖民星球的經驗,將星球由可居住改造為適合居住,直至非常適合居住的最新方案,盡管當時有很多人反對。克塔1號星球的掌權者還是不顧眾人反對,實施了被後人稱為“成功即可改變人類”的計劃。
漢爾德也不負眾人的後望,自己一個人駕駛著飛船,經過層層篩選,從掌權者列出的名單裏,選定了漢爾德星球。事實證明,這個選擇相當明智,因為另一個與他同期實施計劃的人就因為考查不夠細致,導致殖民星球的效果很不理想——那個星球的生命體永遠不能超過整個星球麵積的0。1%,一旦超過這個百分比,生命體將麵臨各種生命威脅,更不用說繁殖人類、基礎建設、衛星製造、實施開發太空計劃等。
經過幾年的發展,克塔1號星球的監督官來此檢查,並向上級報告說,這裏非常適合生命體生存,可將人造人大量繁殖。一百多年後,漢爾德星球的人造人總數量是500,三百年後,是4000,至漢爾德死後,人口總數量升至8000。植物和動物的種類也由升至原先的50多倍。
這就是漢爾德星球的誕生史,但是,後來經過克塔1號星球的萬年災難後,漢爾德的掌權者像其他許多星球一樣,篡改了這段曆史,改用一段傳說代替,教化後人。
——
這裏一片荒蕪,布滿溝壑,卻有足夠的碳氧。
已經足夠,足夠被改變,足夠製造生命。
生命在哪裏?
這是一片聖潔的土地,需要生命的滋潤。
生命在太空裏,隱藏在小行星中,被冰凍於非生命體中。
時間可以不是直線,空間可以扭曲,星係可以反轉,隻有生命之種不屈不撓不滅。
漢爾德之種於萬萬年前來此,它來的那麼猛烈,撞偏了星球的軌道,在星球上留下美麗的傷疤,也留下生命的種子。
這些種子真是偉大啊!經過不斷的升華,終長成1、2、3、4、5、6、7個磁場單位的生命體。
而我們,9個磁場單位的人類,也源於此。(這句在很多地方被隱去,但卻在漢爾德星球的第一檔案曆史中留了下來。)
在某個星光璀璨的夜晚裏,一隻閃著尾巴的小星體劃過漢爾德的上方,帶來了漢爾德人類的種子。
漢爾德人聰明真聰明,偉大真偉大,漢爾德人在此發了芽。
你要問這裏發生過什麼,請記得,生命的種子在此安了家。
——
由於當時時間緊迫,這段透露了不少隱病問題的傳說,被勉強接受,發送至各星球,包括克塔1號星球,以獨立的名義。
這就是漢爾德星球的起源,至今,已經3萬多年的曆史,政治體製、管理體係、與物種的相處方式等,都與克塔如出一轍,或者說,克塔和漢爾德都是以克塔1號星球為藍本發展的。
赫爾出生那年,是漢爾德星球的第30001個年頭,他是夢澤家族第32代,他的父親死時600歲,相當於漢爾德早期人類的壽命,卻不及現在人類壽命的二分之一。
我也這才知道,理論上,赫爾能活1400年,但由於長期的腦力工作,和不注意休息,搞得像活了大半輩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