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基礎知識
一、營養素
人體為了維持生命活動和從事勞動,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熱能,以滿足機體需要。即使在靜止不動的情況下,為了維持心跳、呼吸、體溫等重要生理功能,也需要熱量。飲食營養上,熱量是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如果得不到足夠的熱能,體內各種營養素也很難發揮它們應有的作用。
人體所需要的熱能,來源於食物中的糖類、脂類和蛋白質。所以,這三類營養素統稱為“產熱營養素”或“熱源質”。通常所說的三大產熱營養素,也就是指糖類、脂類和蛋白質。
在我國,熱量的單位一直用卡(cal)或千卡(kcal)來表示。目前,國際上已將熱量的單位統一用焦耳(J)表示,我國現已將熱量的單位由卡改為焦耳。但為了照顧習慣用法,有些人同時應用卡和焦耳。1000J等於1“千焦耳”
(kJ)。兩種熱能的單位換算如下:1cal=4.184J,1kcal=4.184kJ;1J=0.239cal,1kJ=0.239kcal。
機體熱量消耗主要用於維持基礎代謝、從事體力活動、食物特殊動力作用和生長發育4個方麵。
(一)身體的主要能源——糖類
1.糖是速效能源糖是重要的營養素之一,也是人體最主要的能源物質。
糖類在體內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供給熱能。在三大營養素中,糖類燃燒最快,供能最及時,而且耗氧量少,對呼吸係統的負擔不重。糖類燃燒充分,隻產生二氧化碳與水,不會產生“垃圾”,價格也最便宜。所以糖是體內優質的速效能源,是細胞熔爐的最佳燃料。每克糖類(碳水化合物)可提供16.7kJ(4.0kcal)的熱能。
膳食中糖類的供給量,一般可占總熱能的55%~65%,其主要來源是穀類。如果一天進食的熱卡量為1600kcal的話,糖類提供的熱卡應占900~1000kcal。如果進食糖類過多,熱量過剩,多餘的糖就會轉變成脂肪而儲存,最終導致肥胖。如果飲食中糖類不足,就會出現出汗、麵色蒼白、手指顫抖等低血糖症狀。而且腦及神經組織隻能靠血液中的葡萄糖供給熱能,如果糖類的攝入太少,人會無精打采,容易疲勞。如果血糖過低,可出現昏迷、休克。
糖類還具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保肝解毒。當肝糖原及葡萄糖充足時,肝對某些化學物質,如四氯化碳、砷及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質有較強的解毒能力,對各種細菌感染引起的毒血症也有較強的解毒作用,這是因為肝中的葡萄糖醛酸能夠與進入肝的這些有毒物質結合,排出體外,所以攝入適量糖類有助於機體抵抗外來毒物,保護肝。因此,從提供熱能和解毒兩方麵來說,都提倡吃一些糖,糖尿病患者則另當別論。
2.糖類家族的成員從化學結構來看,糖類是一大類由碳、氫、氧三種元素按一定比例組成的有機化合物,多數糖的分子內氫、氧兩種元素的比例是2∶1,所以又把糖類叫碳水化合物,其家族成員有單糖、雙糖和多糖3類。單糖是最簡單的糖類,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具有甜味,易溶於水,可直接被人體吸收。單糖中的葡萄糖、果糖存在於水果中。葡萄糖進入人體後可使血糖迅速升高,果糖甜度也很大,大量食用可引起血三酰甘油和膽固醇升高,所以平時應控製單糖,尤其是葡萄糖的攝入。
雙糖有麥芽糖、乳糖、蔗糖等,進入體內後需要被分解為單糖才能被吸收利用。乳糖隻存在於人和動物的乳汁中,患有乳糖不耐受的準媽媽應避免攝入乳糖。
多糖如澱粉、糊精等,無甜味,不易溶於水,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可分解為單糖。糊精有利於腸道中嗜酸杆菌的生長,減少腸內其他細菌的繁殖,對腹瀉有抑製作用。烤饅頭片、烤麵包表麵焦黃色的物質、米粥表麵的黏膜,都是糊精。
(二)身體的建築材料——蛋白質
1.蛋白質的生理作用
(1)構成和修補組織:神經、肌肉、內髒、血液、骨骼,甚至指甲和頭發沒有一處不含蛋白質,身體的生長發育、衰老組織的更新、損傷後組織的修補也都離不開蛋白質。所以,每人每天必需攝入一定量的蛋白質作為構成和修補組織的建築材料。
(2)合成激素和酶:蛋白質是激素和酶的必要原料,缺乏激素和酶則人體生理功能無法進行。肝中的蛋白質代謝非常活躍,肝能夠合成其本身需要的各種蛋白質,以及大部分血漿蛋白,這都需要以膳食中的蛋白為來源,所以肝病患者補充膳食蛋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