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蓮自從打定主意要掙錢給她們賠衣服後就四處******,可自從去年假期在麻辣燙打工備受欺負後就毅然決然不到實體店去打工。所以開始了廣泛的網上求職,才發現自己既沒學曆又沒經曆想找一飛入一工作真是難上加難,她看“威客網”看招聘網都無所獲。記起自己曾在小學作文寫得還不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投了稿子,內容如下:
中國古典文學對女性美的描述賞析
曆來美女所到之處猶如磁石吸引磁鐵,讓人情不自禁挪不開目光。這便有了不同時代的文人騷客揮毫潑墨書寫出各自眼中的女神。當然這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也不盡然全是精華,自然也存在一部分糟粕。我總結了一下從現代人的審美觀出發大多數人普遍認同的這樣一個經濟又實惠的觀點“‘女性美’就是指那些(1)白(2)富(3)美的女人”。
我不認同這種這種觀點並不代表古代的那些詩歌創作者不會認同。相反他們也寫出了大量的詩歌來謳歌那些白、富、美的女性。且聽我一一列舉了來與大家共同賞析。
【白】
先看看那些淺吟著《詩經》從河之洲款款走來的伊人。她們:似《碩人》中的莊薑“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又似從晚唐時的暮風中匆匆路過,不小心走進了韋莊的《菩薩蠻》:“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更像是撐著油紙傘漫步在宋時的西湖邊,與東坡先生相談甚歡,他由衷的稱讚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抹總相宜。”無論是哪個時代,無論是名不見經傳的小詩人還是那名震古今的大文豪他們的視線一旦落於美人身上想移開那也是難於登天呀!正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嘛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想必看到美人更是文思泉湧,靈感想雨後春筍一個勁兒往外冒吧。這時便是創作的絕佳時機你的腦海裏、眼睛裏、心裏全是她的麵孔但如果突然換成闖入你視線的是一張滿是雀斑或者滿是青春痘,更甚是一張烏漆墨黑的臉試問一下你還會充滿創作的熱情嗎?你還會激情澎湃得寫那些洋溢著讚美之情的詩歌嗎?答案是不會。人們常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每個人都有追求美的權利,看到“膚如凝脂”皮膚白的就像是羊脂玉,水嫩光滑彈指可破的女子試問一下你有沒有一種想要輕輕觸碰、好好嗬護、頓生憐香惜玉之感更別說此女子還有像瓠中之子方正潔白整齊排列的牙齒,像蝤蠐一樣潔白豐潤的頸項;看到“壚邊人似月”那抹倩影似乎披著月光,靜靜的翹首以待,把酒家女那種恬靜美好表現的淋漓盡致,更別說再加上一句“皓腕凝霜雪”,女子裸露的半截潔白手腕引人無限遐思,你能說你不愛看此女子嗎?不用說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擺不脫不了獵美的心理那**才子也招架不住啊!據說蘇軾攜美人朝雲遊湖於蘇堤不料晴天突逢瓢潑大雨,幸的美人相伴雅興不減更增情趣,一句“淡妝濃抹總相宜,欲把西湖比西子”寫盡身旁美人不論是素顏朝天還是濃妝豔抹都似西子,當然大多數人支持另一種觀點認為蘇軾的這首《飲湖上初晴後雨》隻是單純的寫西湖美景,我也不反對正所謂“有爭議才有新意”不管他寫的是景物還是人物總之靈感離不開西施這一大美人,離不開那張姣好白淨的容顏。零零散散敘說了這麼多作為筆者我無非是想說明中國人對女性的審美標準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把“白”作為一條不變的定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