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酸酸甜甜的青春隻是用來懷念的(1 / 1)

誰的青春不孤寂,誰的青春不是喜憂滲半,誰的青春不是酸酸甜甜的。我的青春平淡的就像是一杯水,泛不起一絲漣漪,細細回想一切都簡簡單單,沒有大喜大悲,小小的不開心也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什麼都是小打小鬧。內心跟出家人似的無喜無悲,根本就不同於一些影視劇及圖書,裏邊描寫的青春讓人熱血沸騰,活力四射,可他們的青春真有那麼多讓人情緒激昂的事嗎?每一個人都能在集體活動中都能積極參與,都是開開心心的嗎?例如《十八歲的天空》、《全城高考》、《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我的老師是帥哥》、、、、、無一不是大起大落,無一不是轟轟烈烈,無一不是精彩紛呈。還有像霧裏看花似的《小時代》那樣帥哥美女如雲、陣容強大,那樣華麗唯美,生活在美酒、時尚之中嗎?一切於我而言都遙遠的像夢一樣。仿佛和我相隔十萬八千裏。不在同一個世界,不在同一個時代,甚至不在同一個思維空間。那,那麼遙遠那麼陌生。雖然我覺得《致我們中間失去的青春》似乎有點太陳舊了,太熱鬧了,又有點與眾不同。不像我們的青春,不像我們的大學時光。不像我們90後的性情沒有我們那般矜持,那般會做人,那般功與人際。總覺得劇中的人物太直率了,太真實了,太不可信了。喜怒哀樂明明顯顯的寫在臉上。不過就是這份真誠,也很容易結點小怨小仇,可更容易冰釋前嫌。女生撒潑打滾胡攪蠻纏更不在話下,不像現在的我們更聰明跟懂得和別人相處,麵和心不合時卻是背後使絆子的高手,我們都在麵麵上是好同誌誰也不惹,圓滑世故的對得起這個社會教授給我們所有的東西。不想影視劇中的女主那般發起飆來六親不認,誰都敢得罪,一副無所顧忌,真性情,夠豪邁,我喜歡,那不多了。縱然有人和花木蓮一樣也是傻乎乎的後知後覺對愛情不敏感。可卻能做到不愛則已,愛就愛的任***的可愛,愛的坦誠,當女主鄭微對陳孝正說出那句:“我喜歡你時。”對方驚恐、氣憤的回了句”:“你神經病”而女主還是開開心這邊是愛一個人最傻最真最純的表現。花木蓮覺得愛一個人便要全心全意。把對方當作自己的全部,用生命去嗬護。所以當鄭微開始對陳孝正展開追求時的那股倔強勁兒,最吸引人,最讓花木蓮感動。正如女主所說“不管前麵是刀山火海還是萬丈深淵我都義無反顧勇往直前。”這便是愛一根人的最高境界。即使別人投來的異樣眼光。也依然窮追不舍,也依然可以心甘情願苦等倆小時忍受被蚊子叮咬的大包小包,也依然絲毫沒有怨言。就衝著這份真摯,這份勇敢花木蓮就覺得自己身邊的這些同學換男友如換衣服真的沒有可比性。當然花木蓮身邊的老師們也有可愛的像老頑童一樣的,但更多的是像正人君子風度翩翩。也許同學們修煉境界太淺,表演稚嫩,演技拙劣。所以才會在圓滑世故上,沒有老師們做的天衣無縫,漏洞百出,讓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破綻。所以才會讓大學生懷孕墮胎成為恒久不變的的旋律,經久不衰,不管在哪個年代都有。“我最大的理想就是青春不朽”————“我的人生是一幢大樓,我一厘米也差不起”青春到底是什麼?小北被逼退學,最後卻做起了教育事業好大的諷刺。後來鄭微深愛的人離開自己出國,心裏也絲毫沒後悔過曾經愛過他。最後阮婉為了去和初戀男友聽最後一場演唱會死了,讓人看後心裏澀澀的。曲終人散,人生悲歡一場空一輩子那麼長一天不到頭你永遠不知那個能和你到老的人到底是誰?驕傲和膨脹是給別人看的,自己內心的不堪一擊隻有自己知道。人生真是諷刺——一個人真的會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人往上爬,爬到了最高位又能怎樣?自己反而成了最孤獨的。我們都是愛自己勝過愛愛情。青春隻是用來懷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