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身體健康,既是自己的福氣,也是晚輩的福氣。
老年人如果平時有食欲不振、胸悶氣短、手腳麻木的情況,可千萬不能和年輕人一樣覺得無所謂。因為老年人身體修複能力較差,這些症狀很可能是大病的征兆,如果不加重視,癌症也可能悄悄找上門。老年人的健康最不容忽視,趕緊知道一些最實用的大病自查方法,等到遇上緊急情況,就不會手忙腳亂,以致耽誤治療了。
在本章中,醫學博士為您總結了老年人發病率較高的幾個大病的自我檢查方法,老年人和晚輩都應該來看一看。
45.老年人腹背疼,也許是胰腺腫瘤
征兆:上腹和後背同時出現疼痛,伴有食欲不振、惡心。
大病:胰腺腫瘤。
致病習慣:①煙癮大。②飲食過鹹過辣。③常吃醃製食物和燒烤等。
從兩個月前開始,65歲的許先生老覺得上腹和後背無緣無故地疼痛,折磨得他寢食難安。這期間他吃了很多治腸胃病的藥,還去做理療、推拿、拔罐,希望緩解疼痛,隻是效果都不明顯。最後,許先生到醫院接受詳細檢查,結果查出他的胰腺上長了腫瘤,並且已經發生轉移。
從人體結構來看,軀幹的中間這一段,前麵是腹部,後麵是背部,從前到後除了皮膚以外,進入腹腔首先看到的是肝髒和胃,後麵才是胰腺,它的位置非常靠後。胰腺雖然也是位於腹部的器官,但是它並不在腹腔裏麵,而是位於腹膜後間隙的腹膜後腔。由於腫瘤會刺激後麵的神經,所以胰腺癌早期表現除了上腹部疼痛,更多的病人會出現腰背部疼痛,這也是胰腺腫瘤的最大特點。因為它非常隱蔽,症狀就顯得特別不典型。
要是從結構分,胰腺可分為胰頭、胰體、胰尾,倘若在胰頭這個地方長腫瘤,很可能會壓迫膽管,出現黃疸症狀,也就是血清中膽紅素升高,使皮膚、黏膜等發黃。胰體、胰尾和脾挨著,即使有腫瘤也很少發生黃疸。成年人出現黃疸,一定要加倍警惕是不是患了胰頭腫瘤。胰頭腫瘤也是所有胰腺腫瘤中最常見的,占六七成。
腫瘤如果長在胰尾,則更加隱蔽。像許先生的胰腺腫瘤長在胰尾,位置比較深,很難被發現,幸虧腫瘤轉移的距離不算遠。最後,許先生的腫瘤被完整切除,門靜脈被切除後換上了人工血管。
由於胰腺癌發病比較隱匿,當病人出現症狀就診時多為晚期了,而且胰腺癌的預後相當差。所以要提醒患者朋友們,反複出現不明原因的上腹部疼痛、腰背疼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和體重下降、血糖升高,經過相應治療沒有好轉反而加重的,一定要警惕胰腺腫瘤發生的可能,及時到醫院檢查。普通的檢查,經常會將胰腺癌誤診為淺表性胃炎,因為胰腺腫瘤患者一般會同時伴有淺表性胃炎,上腹部疼痛的症狀也與淺表性胃炎很相似。所以隻有主動要求進行腫瘤檢查,才能讓自己完全放心。
另外,患者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抽煙可以使血脂濃度增大,直接增加患上癌症的危險。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習慣抽煙的人患上胰腺癌的概率遠遠高於不抽煙的人。不要過多地吃鹹、辣、醃製的食物,年老體弱者應多攝入防癌食品和堿性食品。同時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讓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從而保持弱堿性體質,使各種癌症疾病遠離自己。此外,注意多用健康的方法烹調食物。
防治指南
自我檢查: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就要警惕自己患上胰腺癌的可能。
1.年齡超過40歲,出現黃疸。
2.上腹部疼痛,位置可偏左或偏右,開始為隱痛,常牽引至背部肩部。夜間或側臥時疼痛更加嚴重。
3.食欲不振、腹脹、消化不良、腹瀉,有時也可出現惡心、嘔吐等。
掛號科別:消化內科
治療與保健:胰腺癌是一種惡性腫瘤,多發於中老年男性。因為它發病隱匿、發展迅速,致死率高,診治困難,也被稱為“癌症之王”,所以早期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在癌症未發生轉移或轉移不遠時,可通過手術切除,否則隻能進行保守治療了。
46.絕經後陰道出血,格外警惕子宮內膜癌
征兆:更年期婦女絕經前後陰道出現持續性的出血、流液。
大病:子宮內膜癌。
致病因素:①更年期內分泌異常。②絕經後延。③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
尤女士今年雖然已經60歲,可是外表看起來比同齡人都年輕,經常有人以為她才剛過50歲,由於她體形較胖,看起來就很有“福相”。上個月,尤女士和家人去郊遊,走到一半的時候,尤女士的女兒悄悄把她拉到一邊,說她的褲子髒了。尤女士低頭一看,發現自己褲子上染紅了一塊,女兒以為她來月經了,就遞給她一包衛生巾,尤女士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隻好和女兒說了自己的情況。
原來,尤女士在一年前已經停經了,但最近3個月開始,她發現自己又有來“月經”的情況。隻是這回的月經和以前很不同,沒什麼規律,隔幾天來一點,斷斷續續的,剛開始量很少,但後來出血量逐漸增多,很多時候還會覺得頭暈眼花、心悸不安。尤女士的女兒聽完,連連責怪自己太粗心,沒有留意到母親的身體狀況,她趕忙勸說尤女士去醫院接受檢查。後來,尤女士上醫院做了檢查,竟然被確診為子宮內膜癌,同時還查出高血壓和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