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老年人怎麼防癌,全家都應予以關注(2)(2 / 3)

經過詳細的檢查和問診,醫生懷疑他的神經係統出現了病變,於是建議他再去腦外科檢查一下。經過一輪檢查後,伍老師被確診為原發性的帕金森綜合征。這種病是一種神經細胞退行性病變引起的神經係統變性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很常見。因為腦神經逐漸出現變性,於是就影響了肢體的活動,從而造成運動障礙。伍老師寫字時越寫越小,就是運動障礙的表現之一。帕金森病發展下去,患者就會出現肢體震顫、麻痹,肌肉僵硬,關節屈伸不利的情況,連日常的穿衣、洗臉、刷牙等動作都會出現困難。

因為帕金森病多見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所以像伍老師這樣的老年病人多以為那些症狀都是年紀大了,手腳不好使引起的,以致耽誤了治療。據伍老師介紹,上了年紀後,因為腿腳不便,他很少運動,絕大部分時間待在家裏。其實,對老年人來說,懶於運動會造成肢體靈活度下降,減弱腦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環。因此,老年人最好定期做些運動,避免肌肉僵直,減小帕金森綜合征的發病風險。伍老師後來去了帕金森綜合征的專科求診,醫生對他的身體狀況和病情評估過後,建議他采用藥物治療和康複療法,緩減病情發展帶來的一係列症狀。

年齡增長、遺傳、工農業汙染、室內裝修汙染等都會引發此症,有這些患病傾向的人要定期去醫院檢查。

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例如手的動作、走路、吃飯、寫字、睡眠、說話的習慣等都是長年累月形成的,如果這些習慣莫名其妙地出現改變,很有可能就預示著身體狀況的改變,對於年齡較大的人士就更是如此。因此,假如一些生活習慣忽然出現了改變,就一定要多加注意了。

防治指南

自我檢查:中老年人可以對照以下幾點做帕金森綜合征的自我排查。

1.隨意抄寫100字左右的文章,抄完後檢查字體的大小、筆畫、風格等是否一致。

2.留意平時走路、說話時的習慣,是否出現越走越慢、越說越小聲的情況。

3.手掌、手腕懸空,靜止,看是否馬上出現不由自主的顫抖,手指呈現無意識動作。

4.對照鏡子,做眨眼、大笑、皺眼眉、鼓腮的表情動作,看是否感到動作費力、遲緩。

5.走100米左右的路程,留意步距和步速,看是否出現步距越來越小,步速越來越快,呈現碎步等的“慌張步態”。

掛號科別:神經內科

治療與保健:帕金森綜合征多見於老年人,同時合並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並伴有消化功能減退,胃腸蠕動乏力、痙攣等,患者容易出現便秘及皮膚油脂分泌過多。在飲食上,患者應注意各類食物的配比結構。多食富含纖維素和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飲水,多食含酪胺酸的食物,如瓜子、杏仁、芝麻、脫脂牛奶等,適當控製脂肪的攝入。

51.記憶減退太明顯,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

征兆:記憶力明顯減退,連處理熟悉的事情都有困難。

大病:阿爾茨海默病。

致病習慣:①抽煙。②生活單調。③不愛動腦筋。④不愛運動。

李大媽今年67歲,身板還算硬朗,隻是這一陣子經常忘事。比如她做菜時,鹽都放了兩次了,還要思考著自己是不是放過鹽,有時更是把白糖當作鹽放下去,所以做出來的菜有時鹹有時甜。有時候買菜提著籃子出了門,菜沒買不說,還忘記了自己住哪裏,在小區裏轉來轉去也找不到自己的家,讓家人非常擔心。更麻煩的是,李大媽經常把她認為貴重的物品東放西放,找不到了就懷疑是自己的兒媳拿去了,兩人經常為此而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