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有家族病史,注意防範,大病就會躲著你(3)(1 / 2)

防治指南

自我檢查:父母平時應該留意觀察孩子有沒有夜晚睡眠不安、抱怨看不清東西的狀況。另外,父母近親結婚,父母一方或雙方有夜盲症,要警惕孩子出現先天性夜盲的可能。

掛號科別:眼科

治療與保健:視網膜色素變性是眼科中的一種疑難疾病,很容易導致失明,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效果最好。

醫學博士為您答疑解惑之一:

為什麼一定要體檢?

中醫有句老話,叫“治未病”,意思是要在身體已出現問題,但還沒有真正得病時,就開始預防或治療,以避免患上嚴重的病。

本書中的病例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示:隻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很多大病其實根本沒有那麼可怕。但對於平時就比較粗心大意的人來說,可能沒有辦法在大病出現小征兆的時候就第一時間發現並趕到醫院。這時候我們就要通過一種更直接也更有效的方法來發現大病:體檢。

一般說的體檢,其實還包括入職、入伍、考駕照等程序中規定的體格檢查。現在我們談的體檢,則主要是指健康檢查。體檢有以下兩個目的:

1.及早發現疾病的征兆,有效預防;

2.在疾病變得更嚴重之前發現它,正確地診斷和治療。

每年最少要進行一次體檢。如果我們對普通的、檢查項目較少的體檢不放心,可以接受更全麵的或針對特定髒器的檢查。雖然這樣檢查費用會高一些,但絕對是值得的。

體檢應該包含哪些項目?

普通的體檢,檢查的項目並不多,但從中已經能夠看出很多問題。對大多數人來說,如果在常規的體檢中並沒有發現異常,已經可以放心。在普通的檢查中發現異常,這足以提醒本人及早去做進一步的檢查,以便確診疾病。

體檢一般應包含以下項目:

項目

目的

血液檢查

檢驗血液中的細胞數、糖、脂質、蛋白質、激素等,檢查髒器是否有炎症等異常,以及異常的程度等

尿液檢查

檢驗尿液成分的性質或量,檢查腎髒或肝髒等器官的功能

糞便檢查

檢驗糞便成分的性質或量,檢查胃、小腸、大腸等消化器官的狀況

腦電波檢查

檢查腦神經的狀況

心電圖檢查

檢查是否有心肌梗死、心髒功能不全等心髒係統的異常

呼吸功能檢查

測定肺活量等,檢查肺、氣管、支氣管的狀況

超聲波檢查

(B超) 根據超聲波的反射信息,檢查肝髒、胰髒或卵巢等髒器的異常

X線檢查

胸部或胃部照射X線,檢查有無胃癌、肺癌或心髒係統的異常

內窺鏡檢查

利用內窺鏡技術,直接觀察食管、胃、腸等內髒有無異常

檢查單要怎麼看呢?

對於普通人來說,醫生的處方常被稱為“天書”,而檢查單上密密麻麻的數字,雖然不是天書,卻沒有幾個人知道它們代表著什麼。詳細地解釋那些數字代表的含義,並不是本書的任務,就連資深的醫學專家,也不見得能把其中奧妙用三言兩語解釋清楚。但最起碼,我們應該看明白,各個檢查單上的數字,是怎麼表明我們的身體有沒有問題,是否還需要接受進一步的檢查。

在檢查單的表格中,一般會有一欄寫著“基準值”或“參考值”。基準值或參考值,是指用來判斷檢查結果是否正常的標準,這個標準是根據健康身體的各種測定值來設定的。如果自己的檢查單上,相應的檢查結果超出了標準數值的範圍,就提示這一項有異常,要引起注意。

嚴格地來講,單項的檢查數值有異常,並不絕對代表身體有病;而檢查數值沒有任何異常,也不代表身體絕對沒病。因為檢查的結果會因為檢查時的身體狀況、季節、檢查時間、年齡或體質差異而受到影響,所以具體的診斷還是要醫師來下結論。拿到檢查單後,最好把它和以前的檢查單進行對比,就其中的變化仔細地詢問醫師,才能對自己的身體有更確切的了解。

醫學博士為您答疑解惑之二:

我們應該怎樣去醫院看病?

關於門診的科別

隨著醫療條件的改善,過去那種連大醫院也隻有幾個科室的情況,已經一去不複返了。但科室繁多也會給我們帶來困惑,尤其是在比較高等級的醫院裏,患者往往對著幾十個複雜的科室,不知道自己要掛哪個號才好。

有些醫院,會設有類似綜合科這樣的科室,如果實在不清楚自己該掛哪科,可以前往綜合科谘詢。可如果找不到綜合科,我們就不得不去問導診。但一般醫院的導診往往是由沒有臨床經驗的非醫務人員擔任的,這樣就容易出現“患者說不清,對方答不明”的情況,耽誤了看病的時間。希望下麵的這張表格,能夠為您在掛號就診時提供一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