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給別人講話的機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許都碰到過這種情況:當A在說話時,B似乎全神貫注地聽著,而事實上,他隻是禮節性地等著甲在講完後將自己腦子裏的東西倒出來。
或許B所講的一切與A所說的話題毫無相幹。反過來,A也會如此。這種情況下的交談也是毫無意義的,它隻是給各方提供了一個說話的對象和機會。在交談中避免這種現象發生,要給別人講話的機會,然後認真去聽,真正達到交流。
6.避免跑題
在交談中聽到提問時,首先弄清問題,然後根據自己的理解盡力回答,有些人把別人的提問當成是讓自己說話的一種信號,於是當他聽到提問時,腦子裏正想著什麼便說些什麼,也不管自己的回答與他人的問題有無聯係。其實,當你聽到提問時,並不需要急於馬上作出回答,應該首先弄清他人提問的內容和意圖,然後再根據自己的知識和判斷作出回答。急速而離題的回答也是毫無意義的。
7.提問要清楚明白
當你向他人提問時,盡可能將問題提得明確易懂,不要做一個懶惰的提問者,也不要以為自己對某一問題十分清楚,就設想自己以任何簡單的方式提出來都會讓他人明白。不要接二連三地提問,所提問題不能毫無聯係。也不要提問後對他人的回答不加任何評論,否則,這種提問方式就不是交談,而隻是某種形式的需要。麵對不同的對象,你可能要采取不同的提問方式。
8.不要打擾他人講話
不要在他人話還沒說完時,就將自己的話題接上去,然後使勁地將自己腦子裏的東西全部傾出。如果你不尊重他人講話,你也許會受到同等對待。因此,應讓他人把話講完,給人說話的機會。
9.尊重交談
當你聽別人講話時,不要無禮地與他人交頭接耳,在與他人交談的過程中,你說話的聲調和方式都應該保持有禮有節。
同時不要過於拘謹,否則會影響你的表達。假如你知道自己某些話非說不可,且說出後一定會冒犯他人,那應該注意一下方式,以避免傷害他人。如果你覺得某些話不得不說,而且必須此刻就說,那就大膽直言。
交談的七個關鍵要素
1.端正態度。尊重對方
與人交談,首先要態度端正,否則就會引起別人的反感,思想上一旦形成鴻溝,交談就很難進行。其次要尊重對方,不要妄自尊大,盛氣淩人:不要自以為是,武斷專橫;不要虛情假意,恭維奉承。
隻有這樣,大家才能和諧融洽地相處,推心置腹地交談。
2.全神貫注。適時發言
不要打斷別人的發言,要讓對方盡情地講,你要全神貫注地聽。即使你不同意人家的看法,也不可匆忙打斷,要等對方講完再闡明你的意見。要善於聽,分析話中之音,做到既明白對方談話何時達到高潮,又知道對方言談何時接近尾聲。這樣,你的發言才能適時、穩妥。
3.跟上節拍,把握火候
當話題幾分鍾以前已由乒乓球賽轉到籃球賽,如果你再談乒乓球賽,顯然就跟不上談話節拍;而當大家正興致勃勃地談論籃球賽,你又把排球賽也塞進來,顯然是不識“火候”;當大家正評論球類比賽,你卻談起飛機、大炮一類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顯然是離題太遠,那隻會使人啼笑皆非。密切注視談話進行的情況,要把注意力始終集中在正談論的東西上。隻要頭腦清醒、目光敏銳,跟上談話的“節拍”,就不會出現尷尬局麵。
4.“聽”“講”認真,心領神會
交談,是一種有來有往、相互交流思想感情的雙邊或多邊活動。參與談話的人,不僅要認真“聽”,還要認真“講”。聽人說話,要做到聚精會神,心領神會,切不可漫不經心。與此同時,還要做出積極反應,有什麼想法和感受,通過點頭、微笑、手勢、體態等不同方式隨時表露出來:不要消極活動,呆頭呆腦,無動於衷。
全神貫注地聽,僅是交談中的一個方麵。談,在某種意義上說,顯得更為重要。談的方式多種多樣,你可采用任何一種:直截了當地陳述事實,提出問題,發表看法;委婉地表示不同意見,進行評論。這些方式都能使談話順利進行。
5.中心突出,不偏不離
交談中心突出,不要偏離話題。當大家正議論新發明的特效藥,切不要因聽到有人談你姐姐如何服用此藥而得救,你便滔滔不絕地講起你姐姐如何如何,在不知不覺中偏離了談話的主題。話題一偏,說話效果必然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