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這種似乎與本體事物風馬牛不相及的類比物形成的奇妙類比能使聽眾有新奇的感覺,從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能使聽眾從中得到不同尋常的啟迪。這種類比方式的運用給演講藝術和類比方法開辟了空間,就看我們善於不善於發現運用這無窮無盡、奇妙無比的類比物了。
4.核心類比
演講者在演講時可以使用幾個類比物作係列化的類比。有時幾個類比物是不同的事物。分別作出各自的推理,用以說明不同的問題。有時幾個類比物雖然是不同的事物,但構成的是一個係列推理,用以說明一個中心問題。這時演講者就要選一個核心類比物,引發出其他類比物,圍繞一個中心進行係列的類比推理。例如一個高年級同學在迎新會上作了如下演講:
“我們94級同學進校時,人文學院剛剛成立,我們是第一屆本科生,我們在學校的位置隻是小小的一個點,這個點在理工大學那麼不起眼。95級的同學進校時,他們又是一個點,這個點和我們那個點連成了一條線,成為理工大學一道獨特的人文風景線。96級同學進校時,他們的那個點和94級的點、95級的點組成了一個穩固的三角形,從此人文學院在理工大學有了一定的地位。現在你們97級的同學進校了,你們這個點和前麵的三個點可以形成一個圓了,我們就是一個完滿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俱全的大家庭了,人文學院新的一頁開始了!”
演講者一邊講還一邊在黑板上畫了一幅圖,演講者選擇了“點”作為核心類比物,引發出“線”、“三角形”、“圓”等係列類比物,圍繞人文學院的發展壯大進行了係列類比和推理,自然、貼切,給人直觀的感受和豐富的聯想。
以上是幾種常見的類比形式。在演講實踐中,雖然類比物的選擇和運用有一定的規律,但作為一種認識活動,類比的空間是無比廣闊的,所以類比物的選擇與運用也是可以不斷豐富和開拓的,隻要我們認真去體會、學習、訓練,自然會體會到它的魅力。
應變與控場
演講者要想取得良好的演說效果。還應該具有應變和控場能力。即善於臨場察言觀色,以便把握住聽眾的心理變化、興趣要求,及時修正補充自己的演講內容,為演講成功打下良好基礎。
那麼,一個成功的演講者需要哪些應變與控場能力呢?
1.控製感情,掌握分寸
當發現意外情況時,要鎮靜,要有好的心理素質,能控製感情,掌握分寸。不要在講台上驚慌失措,更不要因急躁而衝動行事。
2.從容答題,妙語解脫
演講時,常有聽眾提出較尖銳的問題,欲“將你一軍”,這時候該怎麼辦呢?要學會從容地回答聽眾提出的問題。特別是那些乍看起來十分棘手的問題。有的人采取壓製的方法,發火批評,喊“別吵了,安靜下來”,這樣隻會使自己陷入窘境。有的人則采用以誠相待、妙語解脫的辦法,變被動為主動。
3.巧妙穿插,活躍氣氛
如果會場沉悶,要盡快調節,巧妙穿插,活躍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