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身體必得福報
俗話說,有錢沒健康,你依然是一個窮人;修身不修心,你仍是一個病人。要想日子過得好,沒病沒災,活得開心,必須把健康當做生活中的頭等大事來辦。
前段時間,新聞報道稱,中國人年均輸液8瓶,我聽了後心真的很痛。除了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這些慢性病,現在的常見病多是感冒發燒、頭痛腦熱、咳嗽等,其中,8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非細菌性。預防和治療這些疾病其實很簡單,隻要能掌握一些疾病的防治常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不生病、少生病;即使這些疾病來臨時,也可以保持從容應對的心態,就能避免把小病治成慢性病、大病,以及不當醫療所帶來的很多後果。
我16歲開始接受醫學教育,至今仍記得老師的諄諄之言:治病時,能食療的不藥療,能口服給藥的不注射給藥,能注射給藥的不靜脈給藥。後來讀《內經》,發現裏麵有許多內容隻講了不生病的方法,卻沒講生病後的具體治法,為什麼呢?學習、思索、實踐至今,終於明白,原來最好的醫生就是讓你不生病的醫生。
小時候,我大病沒有,小病不斷,身體總是不舒服。每次月事半個月;每個月都有感冒一兩次;天氣稍熱,動則大汗淋漓,汗出身冷,遇風感冒,天氣稍冷則四肢感覺僵硬,肢端冰涼。父老鄉親都道我體質弱,但沒人知道讓我強壯的辦法。直到成年後開始學習中醫,才知道這一切是氣虛所致,其實隻要吃點內含人參、白術、黃芪這些溫補類的中藥就可以了,同時在飲食和起居上按氣虛體質來調理,身體慢慢地就會好起來。
現在,國家對中醫積極扶持,可因為種種原因,不少人仍對中醫一無所知。據報道,全國懂醫藥衛生知識的人隻占6.8%。其實,許多疾病經過正確地辨證後,中醫小方法治病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效果也來得快。例如患落枕、急性腰扭傷、偏頭痛的人,在針灸科應用針刺治療,大多一針而愈;還有大家熟悉的冬病夏治“三伏貼”,每年不知解救了多少朋友的痛苦;而我的父母,20年的糖尿病,用西藥配合中藥丸劑使用,現在健康狀況遠超過不少體質強壯的同齡人……
從醫多年,我一直致力於如何把不生病、少生病的智慧傳播給身邊的人,如何用最自然、損傷最小的辦法解除大家的痛苦。同時,我也經常告訴我的朋友,對待身體要像對待親人一樣,常懷感恩之心,永抱敬畏之心。
現在,我將我平時在學習和臨床中的踐行體悟的一些行之有效、簡單安全的防病治病小方法形成文字,傳播於眾。每看曆代醫家書籍,甚是慚愧,個人能力、學識、閱曆如此粗淺,怎敢授書、說道與人?但古籍奧妙無窮,在生活快節奏的今天,普通大眾恐怕很難涉獵,他們需要淺顯易懂的語言和隨手就來的方法維護健康,這也是本書的目的,但難免窺管之見,可能會有紕繆出現,希望各方良師諍友們坦誠相待,友善指出不足之處,不勝感激。
另外,非常感謝我的病友和同事,因為有你們的支持,我才有今天大量的醫案和心得。感謝馬鬆老師熱心協助,使得此書順利出版。
大道至簡,健康可以很容易,很簡單,如果這本書能幫到您和您的家人、朋友,哪怕是一點點,我心足矣。
呂沛宛
2012年7月18日於懸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