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我們的《保健天使》曾經有一位聽眾打來電話,跟我們講她丈夫得肝癌的一些事情,這位聽眾是位女士,他的丈夫是一位開出租車的司機,工作也非常辛苦,因為工作的原因也忽視了定期的體檢。他是一個乙肝的攜帶者,但是等到他發現肝區疼痛的時候,他還沒去檢查,他誤以為老是開出租車導致胃疼,等他再一次疼痛得受不了時候,再去檢查,已經到肝癌晚期了,最終過了三個月就離世了。這是一個非常鮮活的例子,我們今天講出來,也是希望以這樣的一個事情,做一個警示吧,就是對乙肝攜帶者,這樣的一些疾病的患者,甚至一些健康人,我們在預防上應該怎麼做?
嘉賓:作為健康人的話,我們特別強調這個體檢篩查的作用,每年體檢的話一些疾病就能夠早期發現。一個健康人的話,每年一次體檢還是需要的,至少是有好處的。乙肝攜帶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要堅持每年3~4次到醫院做B超檢查,隻有這樣才能早期發現腫瘤。像你剛才講的那位聽眾的丈夫,我想應該是很遺憾的,因為他有了症狀以後,往往這個癌就變成晚期了。
楊子:我們抓緊時間,歡迎熱線上這位聽眾。
聽眾1:您好,我老婆兩年前患肝硬化,去年底確診是肝癌(有兩厘米),然後去年年底做了射頻,做掉以後過了一個月再去做化療的時候,就是發現裏麵這個血管又有一顆兩厘米,這樣的話我們下一個治療怎麼進行?
嘉賓:我想是這樣,這個陰影是不是癌,我們還是要做一個B超、CT甚至磁共振檢查,看看這個到底是不是癌。另外這個東西出來,我剛才已經說腫瘤有的時候在病肝的基礎上會有多發,所以又新生出一個來,隻要部位是允許的,腫瘤又不大,完全可以再通過射頻,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假如說,由於部位的原因,射頻治療不了,那醫生會給你選擇手術來治療或者別的方法治療。
楊子:我們的短信平台上不斷有人發短信過來,有一位131的聽眾說,我父親62歲,40年前生過血吸蟲病,現在出現肝硬化,很嚴重,需要治療麼?
嘉賓:血吸蟲性肝硬化,現在關鍵就是有沒有脾功能亢進,假如有的話,要對他進行治療。有沒有門脈高壓,消化道有沒有出血,假如都沒有即使有肝硬化的話,也不需要進行治療,可以定期做一些檢查。
楊子:159末尾號5867的朋友發來短信說我爸爸早期肝硬化,剛剛查出來原發性肝癌,有3厘米,醫生建議射頻治療,不知道效果怎麼樣?
嘉賓:射頻治療是最近幾年比較新的一個治療方式,射頻治療比較好的效果可以跟手術相媲美,盡管從理論上來講,手術治療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它的治療效果比手術治療,稍稍遜色一點。它局部的複發的概率可能比手術高一些,但畢竟這個是微創的,那對你的創傷會小得多。
楊子:還有很多問題,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不能給大家一一回答了,謝謝張瑉主任做客我們的節目。
食管癌
專家介紹
周星明,浙江省腫瘤醫院大外科主任兼胸腹外科主任,主任醫師。中國抗癌協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抗癌協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省醫學會腫瘤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從事腫瘤外科20餘年,對各種腫瘤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擅長肺癌、食管癌、胃癌等胸腹部腫瘤的外科治療。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撰寫了《常見腫瘤診療手段與評價》、《食管癌術中放療》等著作。獲得浙江省衛生廳科技成果三等獎及省科技成果三等獎。專家門診時間:每周四上午。
醫學小知識
食管癌是發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臨床症狀主要是:咽下梗噎感、胸骨後和劍突下疼痛、食物滯留感,晚期出現進行性咽下困難、聲音嘶啞等症狀。
主持人楊子:食管癌是癌症中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全世界每年約300萬人死於食管癌。我國是食管癌的高發國家,食管癌每年新增病例占全世界發病率的60%以上,每年因食管癌死亡者約200萬人左右。食管癌真的有那麼可怕嗎?今天的節目邀請到周星明主任為您講解食管癌的預防與治療,歡迎您的收聽。
我們先進入《健康故事》,一起來認識一家人。
[錄音]趙女士今年58歲,在家裏四個弟妹中排行老大,下麵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1990年左右,她70多歲的母親首先被查出患食管癌晚期,不到兩年就去世了。沒想到不到兩年,她最小的妹妹也被查出有食管癌,盡管立即進行了手術,不幸的是,三年不到,40歲不到的妹妹還是隨母親“走”了。就在一家人沉浸在失去親人的悲痛中,厄運又一次降臨到這個不幸的家庭,家中較小的弟弟也同樣被查出患上食管癌,五年前小弟弟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