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徐曼妙的商量是,隻告訴未來的那幾個弟子,自己清徐弟子的身份,當然不必說是記名弟子,也不能這麼說。
試想一下,突然一個三度修為的仙人說,要代師弟收你為弟子,你什麼想法?即便是王朝的公主也會狂喜吧,君王才二度仙人修為、未必重視她的。
可是如此要解決一個問題,錦繡閣會坐視不管?你偷偷摸摸收一兩個弟子,我睜一眼閉眼就算了,你還想再收幾個,這可是我的地盤!
所以不能讓錦繡閣知曉此事。如此,王朝公主那種目標太過顯眼,隻有去找那些世家之下出身的孩子。某州某個伯府或侯府消失一兩個資質卓越的子弟,誰知曉?極昭象體質天賦孩子的事情會外傳?如此就是勞煩徐曼妙多外出幾次。
忽然楚天想到,驚訝道:“你現在如此了解我?我記得沒有說是要隻收女弟子的,為何你會理所當然認定這樣,用她們一詞?”
楚緣輕哼道:“我還不知曉你那點心思。你肯定不想讓我見到其他男孩,雖然你也知曉我也不會喜歡其他男孩的,可你也不願我分一點感情給其他男孩。你對我的占有欲太強了。”
“這麼你不怪我嗎?”
“當然不怪你,因為我也會那樣對待你的,如果給我那樣的機會。”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一回事,關係方式是另一回事。人之人之間的差異,或許不會影響太大關係強度,但是會很大程度影響關係方式。
誰強誰的主動權就越大,誰更依賴於誰則誰的主動性越弱。
楚天沉默,他知曉自己對楚緣人生的幹涉太深、太強勢、太霸道。自己何止是不想她對其他男孩有感情,甚至不想她對自己和楚依之外的別人有感情。他很愧疚,覺得自己對楚緣的束縛太深、執念太深。
因為隻有自己能懂楚緣,所以理所當然認為楚緣是自己的。
或者說他心中恐懼,楚緣在他看來太不真實了,根本不該在他人生出現的。她既然是為自己而來到繁花世界,所謂的有緣之人,那麼她一定會在某個時刻離去,當自己和她的緣分消耗完畢。
楚緣有點不高興,見到楚天忽然心情低落,“你那樣對我,我都沒有不高興,怎麼你反而不高興呢。”
“因為我現在還是凡人,還隻能以凡人的心思來感受。我會覺得對不起你,楚緣你本該不受我如此限製的。我會覺得愧疚,更覺得恐慌。”
你存在因為我,你所有的一切就是我;這是極大的自私,隻有仙人才能如此做,因為凡人沒機會。修行世界沒有平等,生命的存在並非皆是為其自身的,大部分的生命之存在是因為有些生靈需要它們存在。
楚天開出的收徒條件兩個,一是女孩,十二歲之上的就算了,即便資質好,也耽擱了多年,如薑瑤姐妹;二是極昭象體質或少源象天賦,上昭象體質的孩子成仙的時間太長而且修為上限低,少源象天賦主要是心竅和魂識。目前,即便是有血脈天賦,除非其本家的仙人,徐曼妙也不能點醒其。
至於四脈修為以下、隻收二三個弟子,那就不必說的,這是基本的。
培養這幾個仙人,是為未來做準備,那時徐曼妙不用凡事都自己出麵;至於她們六脈修為要到凡間經曆以感悟,那就交給楚天了,楚天自有辦法不讓聖道中人發現。
徐曼妙把自己要在此間世界收徒的事情說後,楚天立即有此打算,若是自己對一些天資卓越之人有“知遇之恩”,那麼自己的氣運會增長的,這是氣運的反饋。
氣運好的人之所以氣運好,原因之一是,讓氣運好的人氣運好的人,會受到氣運的獎勵。或者說,其的氣運會分你一些,這是上天對天資好的人的眷顧。
因而,道統的流傳,修士們都特別重視天資好的人繼承自己的道統。這就好比庶民之家培養子女,子女長大賺錢父母會分一部分。
楚天的打算是,不等到第八個十年,提前進入埋葬之地以獲得機緣。此事徐曼妙說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有大氣運者同行;二是楚天的玲瓏仙心進入第二層次,可以感知到凶險和福緣,不然九死一生,進入就是送死。
大氣運者,上哪找大氣運者呢?徐曼妙說,楚天氣運雖然很好,還不夠。必須有那種可以成聖的大氣運之人,才可以冒險進入。五脈六脈修為的仙人來此,就是為尋找成聖的機緣,因而隻有可以成聖的大氣運者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