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家庭護理技術(3)(1 / 3)

吸取藥液:

安瓿吸藥法:用手指輕輕彈下尖端藥液用70%酒精棉球擦拭安瓿頸部,用砂輪鋸安瓿頸部,用酒精棉球消毒鋸痕處,用棉塊墊手指將安瓿從頸部掰開。左手食、中指夾持安瓿,右手拿注射器,針頭斜麵向下插入安瓿,左手拇指及無名指扶住注射器的下端,右手抽動活塞,吸取所需藥液量。

密封瓶藥液吸取法:先取下藥瓶鉛蓋中心部,用70%酒精棉球消毒橡皮塞。如為液體,將注射器在橡皮塞中央垂直刺入,並注入氣體,再倒置藥瓶抽取所需藥液。吸時要注意頂住活塞。如瓶為粉劑,應灌人適量注射用水進行溶解,再行吸取。

一般選取臀部外上1/4處為注射部位。

以放鬆肌肉為原則,幫助病人取適當體位,如側臥位、俯臥位、座位。

左手拿針,保持針頭部位懸空,不接觸任何東西。

右手進行皮膚消毒,先用2.5%碘酒棉簽以進針點為中心,旋轉地由裏向外轉擦消毒,範圍約為直徑6~7厘米。待幹後,再用70%酒精棉簽按同法擦掉碘酒。

左手繃緊皮膚,右手排盡注射器中空氣,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注射器,中指及無名指固定在針栓上,以前臂帶動腕部力量,垂直進針,快速針入肌肉內。一般刺入針梗的2/3。

放鬆左手,回抽活塞,如無回血,即可緩慢推藥。如有回血,可拔出少許,再行試抽,直至無回血時,再行推藥。

注射完畢,迅速拔出針頭,局部用無菌幹棉球按壓片刻。不必用力揉搓,以免加重疼痛或出血。

2.注意事項:

肌肉注射的全過程,均應按照無菌原則進行,不得汙染用具。

臀部注射部位要選擇適當,否則易傷及神經血管,產生並發症。

注射時應做到快紮、快拔、緩推。

不要用彎針、帶鉤針、禿鈍針進行注射。

注射前後均要仔細核對藥物名稱,以免發生錯誤。

注射時間與吸藥時間距離越近越好,不要過早將藥吸出來。

需長期進行肌肉注射的病人,其注射部位應交替更換,並用細長針頭,以避免或減少硬結的發生。

注射後可用熱水袋、熱濕毛巾進行熱敷,以止痛消結。

外科換藥法

1.常用換藥器械:

鑷子2把,剪子1把,敷料塊、繃帶、膠布若幹。

2.常用外用藥物:

75%酒精,能殺滅細菌,用於消毒滅菌。

碘酒,用於皮膚小外傷、癤子、蚊蟲咬傷等起消毒殺菌的作用。如果塗的麵積大,需等碘酒幹後,再用75%酒精擦一下(脫碘),以免碘酒刺激皮膚。

龍膽紫,也叫紫藥水。對傷麵沒有刺激,是良好的消毒防腐劑,常用於皮膚外傷、潰爛、膿皰瘡、口瘡等,起消毒收斂作用。

高錳酸鉀,又叫PP粉、灰錳氧。遇到細菌時,能放出初生態氧,通過氧化細菌體內活性基因而發揮殺菌作用。

0.9%生理鹽水,常用於擦洗傷麵。配製方法:用1000毫升水,加食鹽1克,煮沸10分鍾。

雷佛奴爾,消毒防腐,用於外傷、皮膚黏膜的洗滌及濕敷。

魚石脂軟膏,通常叫黑藥膏,有消炎、消腫作用,用於皮膚發炎、瘡癤、淋巴結發炎等。

抗生素軟膏,由抗生素和凡士林等調配而成,種類較多,如四環素軟膏、紅黴素軟膏等,用於殺菌、濕潤和保護皮膚黏膜,對膿瘡、癤腫等都有效。

3.操作要領:

(1)更換敷料:使病人取適當體位,充分暴露傷麵,用手取下外層敷料,再用鑷子取下內層敷料,傷麵露出後,用兩把鑷子傳遞式地進行清潔創麵,再用酒精棉球對傷口周圍的皮膚進行消毒,由內向外擦洗,麵積要大於所蓋敷料,避免細菌帶人傷口內。膿汁較多時應先將創口周圍膿汁擦淨後,再消毒皮膚。化膿性創口,要先用生理鹽水棉球把膿汁沾幹淨,再用鑷子除去壞死組織或異物。放置引流時,用鑷子將做引流用的紗條送到。膿腔的底部,不要塞得太緊,尾部要露出在創口的外麵,所蓋敷料的薄與厚要根據分泌物的多少而定,固定敷料要根據部位不同來選定膠布或繃帶。對於陰莖部位,最好選用“T”形繃帶來固定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