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師傅,剛才那些都是什麼人啊?這麼威風?”坐在這個年輕人旁邊的有一老一少,衣著樸素,似乎是很少進城的鄉下人,那個少年看上去最多也就十五,六歲,生得虎頭虎腦頗為招人喜愛,而那個老者則麵貌奇古,三縷銀髯飄灑胸前,原本這應該是世外高人的形象,但不知為何被這位大爺一詮釋總讓人感到一種猥瑣。。。
“要不這次為師幹嘛把你帶出來,你小子平日窩在那山溝裏,也不知道外麵世界有多大,難得這次各路英雄彙聚南京,正好帶你開開眼界。也是你小子有福,居然剛一到南京就見到這麼多成名的英雄,平日裏你就是想遇上他們中的一個也不容易啊。”老者眯縫著兩條小眼說道,聲音沙啞,可卻讓人感到有種莫名的親切。
“這些人厲害嗎?”少年問道。
“何止是厲害,這些可都是當今武林少壯派中頂尖的人物,就拿那位華服公子來說你知道是誰嗎?”
“不知道,倒是他身邊那位小姐姐挺好看的。比咱們村的虎妞都好看。“少年一臉真誠的說道。
”你小子。”老者反手就在少年的頭上敲了一下,動作快捷無倫。“挺大一人怎麼這麼沒出息,就知道看人家姑娘好不好看,你這話若被那位公子聽見準保當場要了你的小命。”
少年捂著頭,厥著嘴似乎很不服氣的樣子說道:“您老人家出來時明明說好不打人家的,結果說話不算話,那個公子誰啊,他本領很大嗎?”
“大嗎?你這話要是被江湖同道聽見非笑到大牙不可,堂堂“十二神將”武林中誰人不知,那個不曉。剛才那位公子就是其中之一,姓南名風,江湖人稱“毒手周郎”。”
“南風。。。這名字好奇怪啊,他爹媽幹麼給他起這種名字,南風,那還有東風,西風,北風呢。”少年繼續吐槽道。
老者聽了直搖頭,心說自己怎麼收了這麼一傻小子作徒弟,可嘴上還是解釋道:“你問為師,為師又去問何人?你莫看此人名字古怪,本領卻非等閑,他是淮西人士,祖上曾隨郭興起兵,立過軍功,直做到千戶。因此上他也算世家子弟,家道殷實,此人文武雙全,又通音律,彈得一手好琴,人們見他多才多藝,模樣長的也好,故而拿他比古時的周瑜。不過此人心狠手辣,對待敵人絕不手軟,所以人們又在這周郎之前加上了毒手二字,雖然如此,卻也是當今武林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位列十二神將之一。人言他做派豪奢,走到哪都帶著兩個貼身丫環,一個掌劍,一個掌琴。看樣子剛才那個就是掌劍的了。果然如同傳言所說,當真好氣派啊。”
“師傅,你剛才就一直說什麼十二神將,那是什麼?”少年接著問道。
“要說起那十二神將就更是了得,剛才人家聊天想來你小子也聽見了。兩年之前,江湖上出了一場”白蓮之亂
”武林中的五大派少林,武當,峨嵋,昆侖,崆峒聯手協助朝廷鎮壓白蓮教。估計你小子又要問白蓮教是幹什麼的,這個就說來話長了,估計說了你也不懂。總之這就是個教派,因他們紀律嚴明,信徒眾多,而且不像和尚老道那樣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專講除強扶弱,濟世救民。所以朝廷對他們不放心,要禁他們這個教。那這夥人當然不幹,於是揭竿而起,開始造反。由於這個白蓮教做事隱秘,教徒常常夜聚曉散,所以和武林正道關係一直不太好,雙方時有摩擦。發展到後來居然兵戎相見,這一亂就是大半年,最後好歹是把這個白蓮教給鎮壓下去了,可武林正道因此也是死傷慘重,成名的英雄折損大半,但終究還是有幸存的,其中有十二個人在這場大亂中表現英勇,名聲大震,這也就是所謂的十二神將。”
少年聽了似懂非懂,不過也明白這十二神將似乎並非等閑之輩,於是接著問道:“那剛才動手的兩個人又是什麼人,看上去和我歲數差不多,功夫卻這麼好。。。”
老者一聽微微皺眉道:“還好意思說,還不都是因為你平日練功不用心,為師不是常和你說若想人前顯勝,必須背地受罪。不過剛才那兩個乃是當今年輕一輩的翹楚,別說是你,放眼江湖少一輩又有幾個能比得上他們的?那個蓬頭垢麵的姓葉,名非,因他一貫獨來獨往,極不合群,所以西北道上的武林中人送了他一個綽號,叫他“孤狼葉非”。關於他的身世來曆,為師也不太清楚,隻聽說這幾年他在西北混得名聲鵲起,連西俠鄭桐都讓他三分,不過此人行事亦正亦邪,從他剛才的舉動來看也是個桀驁不馴的主。和他動手那個獨眼龍姓淩,名霄,湖北人士,世代軍班出身,自幼好武,機緣巧合之下拜在了南海派門下,據說其天資聰穎,用功又勤,不到二十歲就深得本門真傳,一出道就連勝了幾個成名的劍客,可這小子性格陰毒,比武切磋講究點到即止,可這小子出手狠辣至極,常常傷及對手,並且得勝之後還要對別人百般羞辱。結果惹怒了一位成名已久的武林前輩,出手教訓了他一頓,還廢了他一隻右眼,讓他好好體會一下自己以前施加給別人的痛苦,原意是希望他今後改過自新。經過那件事之後他這兩年行事確實有所收斂,不過爭雄好勝之心依舊未改,聽說暗地裏遍訪各地武術名家,勤加修煉,江湖人因他癡心劍道,故而送了他一個“獨眼小劍魔”的名號,從他剛才的出手來看,其劍術似乎已經超越了南海派的範圍,著實可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