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羈絆(一)(1 / 2)

明朝洪武皇帝起身於草莽,借助席卷全國的明教大起義方才開創基業,故而其深知江湖人士的巨大作用,此前曆朝曆代武林都是獨立於官府以及主流價值觀之外的,可自從有明一代開始朝廷加強了對於江湖派別的控製,中原武林門派眾多,可要說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還要屬少林,武當,峨嵋,昆侖以及崆峒,也就是世人所說的“武林五大宗”。這些年來朝廷對少林,武當兩派恩威並施,大力收買。武當派自從清一子道長去世之後人才凋零,新任掌門玄機子又認為道家子弟理應清靜無為,順其自然,不便過多插手紅塵之事,嚴格約束門人,甚至不準在外人麵前輕易顯露武藝,結果導致堂堂一個武當派近年來在江湖上日漸式微。而少林派自古便為中原武術的聖地,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說,故而朝廷對此特別重視,屢示尊崇,當今少林方丈濟明禪師雖然也主張出家人不問外務,可畢竟少林寺有產有業,門徒眾多,非尋常江湖派別可比,故而不得已也隻好對官府虛以委蛇,而朝廷見狀則趁機借此大造輿論,漸漸使世人產生一種少林派積極與官府合作的假象,等到濟明禪師意識到這點為時已晚,加上少林派門人眾多,焉能個個都淡泊名利,看透浮華?難免有個別不肖子弟借著朝廷的支持欺壓其他武林門派,最後導致少林派不得不與朝廷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中原英豪為此莫不奪氣。

而峨嵋派由於地處西南,山高皇帝遠,故而保持了相當的獨立性。當今峨嵋總掌門彭衝又是武林中數一數二的人物,故而這些年來峨嵋派在江湖人士心目中的地位與日俱增,頗有與少林,武當鼎足而三,分庭抗禮之勢。各路武林人物也由於種種原因而紛紛彙聚於此,蜀中隱隱成為了當今武林除了中原之外的第二大中心,成都作為四川首府情況就更是如此,街頭巷尾總能聽到人們一邊喝著茶,一邊討論著最近的江湖新聞。而眼下最轟動的無疑就是天刀門的種種變故。

“沒想到石毅一世豪傑最後竟落得如此下場,被自己兒子活活氣死,真應了那句老話大丈夫難免妻奸子不孝啊。”

“哎,誰說不是啊。黑虎石剛這兩年名聲鵲起,原本還是武林中備受期待的新人,大家本都以為天刀門後繼有人,沒想到如今。。。唉~”

“這就叫畫龍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啊。孔夫子不也說“人生少年,戒之在色。”若說小年輕血氣方剛,酒後亂性本也情有可原,可居然連堂堂唐門三小姐居然也敢招惹,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要不怎麼說是色膽包天呢?誰讓唐家三姐妹個個色藝雙絕呢?不過如今石毅已死,石剛下落不明,唐門與天刀門兩家的仇怨又該如何了解呢?”

“那還能如何?當然是逼著天刀門交人了。以前石毅在世時,大家還難免顧忌幾分,可如今石毅已死,天刀門群龍無首,此時不欺負更待何時?聽說前兩天唐家人已經跑到瀘州問天刀門要人了,逼他們把石剛交出來,天刀門推說不知,結果唐家人就不依不饒,聽說已連傷了天刀門不少子弟,或許是自知理屈,他們也不敢聲張,隻好哀求唐家寬限些時日。聽說為此都勞動峨嵋派的歐陽大俠出麵調停了,原本出了一個笑閻羅就已經夠亂的了,如今又發生這種事,看來蜀中武林一時半會是難得安寧了。”

“那如今石家父子一死一逃,天刀門由誰主持大局啊?”

“哦,聽說是由石毅的三徒弟“花刀太歲”楊騰蛟,要說這小子人也真是不錯。以前石毅在世時一心想扶持自己的兒子接班,對這個徒弟頗多冷落,可他卻始終沒有怨言,盡心盡力為師門辦事。這次石毅臨終,他更是從頭至尾陪在身旁,師傅去世時更是哭得與淚人相似,甚至昏厥了好幾次,如喪考妣,見者莫不感動。如今天刀門正處風雨飄搖之中,當家人又突然去世,眼看著堂堂一個天刀門形將解體,還是他站出來支持大局,一麵安排石毅的後事,一麵出頭與唐家周旋,據說這次也是他本人親自上峨嵋山請動了歐陽大俠出麵調解,天刀門才支持到現在。如今大家都說天刀門要是挺不過這一關還則罷了,不然這楊騰蛟實可說有再造之功啊。這才叫疾風知勁草,患難見人心啊。石毅泉下有知,不曉得又會做何感啊?”

茶館門口眾人自顧自說著,絲毫沒有留意在牆角坐著一個鬥笠人正在暗自流淚,他正是如今被整個江湖所唾棄的“采花淫賊”石剛,昔日人人久仰的少俠客,如今卻連真麵目都不敢示人,隻能終日東躲西藏,個中境遇實不足與外人道。如今更聽到父親因自己含恨去世,門派因自己而蒙羞,可自己卻明明是被人栽贓陷害,石剛本不是個軟弱之人,可此時各種委屈,悲傷,痛苦,憤怒紛紛湧上心頭,這鐵打的男兒也終於忍不住暗暗流了幾滴傷心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