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長生神樹(1 / 2)

西方佛教,參禪之人眾多,門徒億萬,真正得修行的,卻也極少,這一個教派的修行,為的是證就果位,須有緣法之輩方能入門。

第一重境界便是覺緣,而後修行身心,二重六識通達,這一重境界卻是最為艱辛的,非是真正的佛子,六識不全,眼耳口鼻身意不能清靜,六根不除,難有成就!

《三藏法數》中所載,謂眼根若對色塵,即生眼識。眼識生時,但能見色,而未起分別也。謂耳根若對聲塵,即生耳識。耳識生時,但能聞聲,而未起分別也。謂鼻根若對香塵,即生鼻識。鼻識生時,但能嗅香,而未起分別也。謂舌根若對味塵,即生舌識。舌識生時,但能嚐味,而未起分別也。謂身根若對觸塵,即生身識。身識生時,但能覺觸,而未起分別也。謂意根若對法塵,即生意識。意識生時,即能於五塵之境,分別善惡好醜也。

佛法之精妙便在這六識之中,六識盡生,則能知常,覺佛法之玄妙,證得舍利子,一身修為盡在其中,此乃佛門第三重境界。

第四重乃是證得舍利之後,成就阿羅漢,有佛光加持,顯化明王度母法相,身外化身,肉身皮囊盡可拋棄,得羅漢正覺的果位!

第五重乃是菩薩果,放下世間一切分別,以及一切執著,隻是菩薩尚還有妄想,則為無明煩惱,即為無明惑,而無明惑乃是內心之黑暗,有四十二品無明,初住菩薩往上,四十一個階位,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見一份本性,直到等覺菩薩,隻剩下最後一品無明未破,與佛幾乎無差,隻是尚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大圓滿境界!

第六重則是菩提果,菩提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了最後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達到了涅盤的程度,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盤之智慧。即佛、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此三種菩提中,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智、無上正真道、無上菩提。

西方佛教,菩提乃是真正無上的佛,常住極樂世界,空明清靜,無塵無垢,乃是一切真理構架的玄妙世界,內蘊大千,與仙道門派的三十六重天一般,皆是象征世間一切諸法的盡頭!

不過,西方佛教向來不入中土,皆在海外,亦或是蠻夷之地,卻沒想到,這輪回寺的和尚,此番竟然跑到了玄陰山脈來,卻不知究竟為何?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想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陀,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

輪回法王緩緩念誦,無窮妙音響徹,口誦佛法,周身業火靜靜燃燒,積雪不融,在佛法籠罩之下,紛紛凝結起來,化作千瓣蓮花,隨生隨滅!

那一幹妖怪聽到輪回法王講法,頓時神色一變,一個個虔誠無比,紛紛拜伏在地,跟著輪回法王一起念誦了起來,更有幾頭妖法頗為厲害的妖怪,念誦了不多時候,身下頓時湧出一朵蓮花,托著他們的身體緩緩升起,一道道佛光照射而出,顯得極為莊嚴肅穆!

也不知過了多久,那千餘眾的小妖中有百餘頭盡數得了佛法的庇護,頭腦清明,強行開了悟性,得佛法蓮台,冉冉升空,竟也向著那天樞峰的山頂而去。

輪回法王見狀,眉頭倒豎,口中低喝了一聲,喧了一聲佛號,寬大的袖袍一揮,背後六道輪回佛光便往四下裏一卷,裹住了眾多妖怪,跟在他的身後,駕住了佛光,徑自往天樞峰上飛了上去!

張周府此番靈台清淨無礙,好似醍醐灌頂一般,以前諸般種種阻礙道行進境的艱澀難通之處,此番便如抽絲剝繭一般,漸漸明了了起來,一道道玄妙的法訣自識海中生出,幻化無邊妙法,張周府身心俱佳,得了那長生神樹的生機,體內血脈頓時湧動了起來,身子一轉,便在那天樞峰頂的蒼鬆之上,幻化出了猿魔真身!

蒼鬆生於絕頂,謂之長生,此樹得了整座天樞峰的外泄的氣運,又有神魔屍骸封印於此山之下,無窮強大的神魔力量催發上來,盡數為蒼鬆吸收,這才使得天樞峰氣運穩固,不得泄露,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一條龍脈的靈穴才不會被人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