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梅花篆字之篆文經書(1 / 2)

篆字是古老的書法體,它始於秦代,基本組字的方法是用點、直、弧三者,筆畫粗細基本一致,蘊藏著幾千年的文化底蘊。

“筆藏鋒心,有提無頓。”此時的胡一壺站在朗玨身側,看著他寫字的筆在提醒著他。

“提,提,哎—不是和你說過幾遍嗎?怎麼還是到這筆怎麼不知道‘提’呢?看看這幅字的敗筆就在這裏。”胡一壺看著初具小成的字畫,嚴厲的挑剔著。

“先生,我,我……”小郎玨感覺有點委屈,近段時間的加強訓練,小郎玨有點不太適應,總是心不在焉的。

“把手伸出來。”胡一壺右手拿著戒尺,崩著臉說道。

小郎玨怯怯的伸出小手,胡一壺左手握起伸過來的手,舉起尺子“啪啪啪”三下,不輕不重地落在了小郎玨的手上。即便這樣,小郎玨也是感覺有點生疼。

“看好了,”隻見胡一壺拿著筆在紙上寫著,口中說道“通墨落筆之後,一直提筆運轉,頓筆之時縱麵運動,筆鋒保持圓起圓收,沒有外拓的筆鋒。”

小郎玨認真的聽著,思索著先生說的話。

“今天就練到這兒吧。”胡一壺把手中的筆向筆架上一放說道。隻見胡一壺從書箱裏又翻出一本線裝古書,隻見書體泛黃,書的封麵寫著《大覺經》三個篆體大字。

“這本經書是我在幾十年前從一位得道高僧手裏得到的,當時他求我送他一幅字與之交換,他說此書中藏有奧妙玄機,可是一直未能參透。我也看了幾十年裏邊除了篆字還是篆字,內容無外乎是一些出家人的大覺大悟之詞。也未曾看出什麼端倪。這本書你要用心記下,參悟一下覺悟之禪,對你的心性大有好處,最好是能順溜倒背。”胡一壺說著把這本《大覺經》遞給了小郎玨。

“是,先生。我一定用心記下。”小郎玨恭恭敬敬接過書。

小郎玨看著“大覺經”這三個字,字似花,花中有字,字中藏花,看著看著覺著字的筆畫在跳動,字的筆畫一劃劃的分離開來,變成了拳掌刀劍。小郎玨以為看花眼了,用手揉了揉眼睛,再看下去,字還是那字,

郎玨翻開書封,隻見裏邊寫道:大覺無形孕育天地,大覺無名長養萬物。大覺者:有清有濁。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濁者覺之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牽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視之覺也……

郎玨認真的看著,隻覺得靈台清靈,腦海裏出現一片空曠之野,綠油油的草地,白雲在遠山間嫋嫋……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皆悟小覺初成……

郎玨此時感覺丹田之處些微有節律的跳動伴有溫潤之感,這種感覺是以前不曾有的。

……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寂豈能生?寂若不生小覺即成……

郎玨讀著經文,聚精會神,進入忘我之境,好象看到一人在天地間垂眉打坐,寂寥無聲,無欲無求。同時也覺丹田之處溫暖微增,略有鼓脹之感。

郎玨隨著翻看的書頁增加,身體開始慢慢起著變化,感覺渾身燥熱,經文上的篆字不斷在他麵前跳躍著,小郎玨的身體在不知不覺間也隨那筆畫扭動著,如自由搖擺舞,小手或化掌如刀切狀,平推狀,或化拳斜鉤狀,直擊狀,一雙腿在地上似按八卦之狀慢慢遊走。

遊走之狀越來越快,如影隨形,見不到真人,隻見一圈身形。

“熱呀——”隻聽小郎玨一聲大喝,房上瓦礫劈裏啪啦的掉下一片。小郎玨身上的衣服,也隨著那聲暴喝變成了布條。滿臉滿身通紅,右手臂上的玉環胎記猶為顯眼,紅中泛紫,幽幽泛著紫光。小朗玨喘著粗氣,如鬥牛。一雙大眼赤紅赤紅的。緊接著小郎玨“撲通”一聲摔在了地上,暈了過去。

胡一壺看到這裏慌了手腳,忙走上前去,抱起小郎玨,放在了榻上,用手撫了撫額頭,急忙用濕毛巾放在了上邊。熱氣漸漸退去。

此時的小郎玨躺在床上,均勻的呼吸著靜靜的睡著了。

胡一壺坐在榻沿邊,看看小郎玨那白裏透紅的臉蛋,一手執著酒葫蘆,慢慢灌了一口,不由得想起了剛才發生的一幕。玨兒這是怎麼啦?難道我這幾天對他要求太嚴了?也不至於吧,剛才看他有模有樣的耍把式,是不是他側額娘教他的呢?這孩子怕不是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