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世界首富沒有自己的私人司機,公務旅行不坐飛機頭等艙卻坐經濟艙,衣著也不講究什麼名牌。這似乎和他的富翁身份十分不稱。
但是他卻對此樂此不疲。平日裏,如果沒有什麼特別重要的會議,比爾會選擇便褲、開領衫,以及他喜歡的運動鞋。但是這其中沒有一件是名牌。他生活的信條就是:“一個人隻要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錢,他才能做到事業有成、生活幸福。”
理財是聚財十分關鍵的手段之一。無數的千萬富翁用他們的經營實踐告訴我們,隻知經營,不懂理財,最終會使自己一敗塗地,血本無歸。
所以,聚財既要懂得生財、聚財,又要會用財。理財之道,應力求節約,爭取使人、財、物的消耗達到最低限度,讓每一種費用支出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比爾·蓋茨落實勤儉節約的精神,容易給人“慳吝”、“小氣”、“守財奴”的印象。但正是這種“小氣”意識和行為,成為他走向成功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世界上還有不少億萬富翁是靠“小氣”起家逐漸擁有億萬財富,也正是依靠“小氣”使他們的企業達到稱雄市場的地位。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比爾·蓋茨更是把節儉當做傳家寶,嚴格要求子孫艱苦奮鬥。他說:“我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像那些被寵壞的富家子弟一樣。我告訴他們,如果他們想繼承父業,他們必須證明自己的謀生能力,所以我要他們像貧窮人一樣生活,知道每一分錢的價值。”
毫不誇張地說,正是這種精打細算、厲行節約的作風,使比爾·蓋茨創造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跡,這也正是他之所以能成為世界首富的重要原因。
蓋茨還把這個節儉的傳統帶到了微軟。在微軟,人們運用金錢更是精打細算、錙銖必較,講究實效。在微軟,人們從不亂花錢。MikeMu·nay(微軟人力資源副總裁)曾發出過一份內部備忘錄,不久它就被命名為“大蝦備忘錄”,其要點經比爾認可,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微軟是一家隻要能買便宜熏肉香腸就絕不買大蝦吃的公司。(當然這隻是打個比方,真正含義是:節約花錢。)
第二,在微軟,確需五人方能完成的工作隻派四人。這一限製的理論依據是遏製資源流出,隻維持工作的勉強進行,才能隻發生必不可少的事務和支出。
從公司觀點來看,這兩個方麵在不斷加固著公司理念,使微軟始終保持競爭優勢。連微軟這樣一個在銀行存有上10億美元,幾乎沒有負債的公司都緊緊把握著錢的流出,因為如果不緊緊把握著錢的流出,錢就會流向使公司運轉緩慢、低效的事務。一旦引進全部奢華作派,如豪華辦公室、個人固定標誌等,必然會導致沒有投資回報的經濟枯竭。於是,微軟仍保持創業模式,緊縮銀根,隻在關係到項目成功的必要方麵花錢。
微軟的所有員工包括比爾,自己讀取電子郵件,自己打字。如果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都自己打字,自己讀信,誰還會去找秘書替自己做這些事·這樣不僅可以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微軟這種緊緊把握著錢的流出,把錢用在刀刃上的做法,加快了微軟的發展。
同樣金額的金錢,對不同目標有不同價值
比爾·蓋茨始終堅持錢不能隨便用,錢一定要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比爾·蓋茨堅持這種觀念的原因,是因為他清楚“支出”和“欲望”二者之間的關係。這個問題,看來不好理解,通過下麵一段文字,你可能就會明白:同樣金額的金錢,對不同目標有不同價值。
比爾·蓋茨認為,支出和各種欲望不能混為一談。因此,切不可把自己的收入浪費在不能滿足的欲望之上,因為許多欲望是永遠都得不到滿足的。
人常為不能滿足的欲望而愁苦。別以為億萬富翁有那麼多的金錢,就一定可以滿足自己心中的各種欲望,這種想法完全錯誤。作為億萬富翁,他的時間和精力都極為有限,他能到達的路程受到限製,他吃進胃裏的食物受到限製,而且他的享樂範圍受到限製。
比爾·蓋茨認為欲望好像野草,農田裏隻要留有空地它就生根滋長,繁殖下去。欲望就是如此,隻要你心裏留有欲望,它也會生根繁殖。欲望是無窮無盡的,但是你能滿足的卻微乎其微。人們要仔細研討現在的生活習慣,你們認為有些是必要的支出,但經過明智思考之後便會覺得可以把支出減少,也許覺得可以把它取消。
作為企業經營上或是一個家庭的開支上,比爾·蓋茨注重開支的預算,要根據預算的90%支出、10%儲蓄的原則,慎重使用收入開支必要的支出及購買必需物品,把不必要的東西全部刪除,因為它是無窮欲望的一部分,不可容納和反悔。切記不要動用儲蓄的10%收入,因為那是致富的本源。
做老板與做員工的很大不同之處就在於,老板的最大勞動在如何花錢,錢花對了,就肯定能賺錢。因此,不妨這麼講,老板的最大長處是知道怎樣花錢,花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比如請客吃飯,同是1500元一桌,一般人錢花就花了,未必能有增值的意義。而老板請客戶吃飯,則意味著3萬元或30萬元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