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寧寒到了(1 / 2)

看著秦大姨抱著鹵肉喜滋滋地走了,秦氏如釋重負。十兩銀子跟秦大姨家斷了路,想想也值,卻又感到一絲悲涼。

秦氏走過來,道:“以後咱家跟你大姨家算斷路了。”

雲雨和雲爭相互看了一眼,心知肚明,卻沒有說什麼。金娥蹦蹦跳跳地走過來,道:“我不喜歡大姨家的人!”

幾個人正說閑話,突然張虎子飛跑著過來,道:“京城來人了,拉了好多玻璃!”

眾人都奔跑著出去看,雲葉也忙出來。

果然見幾輛大馬車上,拉著高高的幾大摞玻璃,雖然每塊都用破布包裹著,仍然有磨破了布,露出角來的。

這個時代,玻璃算是個稀罕物,鄉下人很少能買得起。

玻璃在西漢便出現了,工藝也不複雜,隻是這麼大塊的卻少見,自然價值不菲。

雲爭看了一眼雲葉,卻沒說什麼,自然也知道是誰的手筆。

雲爭招呼眾人把馬車停在門口,讓師傅們進院子喝茶。

秦氏詫異不已,不知道雲葉買這麼多玻璃幹什麼。

雲葉道:“給魚塘蓋個玻璃房子。”

眾人都噴了,“魚塘……”

其實,冬天魚兒要想長肉,沒有合適的溫度是不行的。

永安城地處北地,雖屬中原地區,冬季還是挺冷的。草魚、鰱魚也懼怕低溫。

更何況,明年雲葉打算養殖黑魚。冬天,黑魚隻要溫度足夠、飼料跟上,體重瘋長,可以賺大錢的!

這些知識,雲葉可是專門聽過專家講座的。

冬季水溫度在5℃以上時,四大家魚仍然攝食和增重。

比如現在池塘裏的草魚,在越冬期補充投喂精飼料,平均生長率可達12%~14%。

翌年養殖成活率和單位麵積利潤率,可分別提高24%和27%!

所以說,在明年春季汛期到來、河魚大量上市之前,雲家的魚塘必須保持高產量!這才有大錢賺!

春季雲家投入黑魚苗,等秋冬河裏的魚不好打了,雲家的黑魚長大,便可批量上市,又是一季大豐收啊!

玻璃房在冬季安裝,其他時間便可拆掉。隻要小心著不破,一次投入,可以多年使用。

看看以後的收益,不過兩年便可以賺回來,根本不貴嘛!

見眾人震驚,雲葉笑笑,問:“哪個是安裝玻璃的師傅?”

一個三十多歲、黑瘦的男子走了過來,道:“雲姑娘,是我。我姓楊。”

“楊師傅,我這裏有個草圖,你先看一下。”雲葉早就把圖給畫好了,遞給楊師傅,道:“馬車先趕到地裏去。大家歇一天明兒再走。楊師傅,您可要呆上一段日子了。”

來時,因為拉著玻璃、路上顛簸,馬車走得極慢,就這還是破了幾塊。

趕車的有些難受,楊師傅看著圖紙,搖搖頭,道:“沒事,大小都用得上。”

眾人把馬車趕到菜地,把玻璃卸下來,都放到了老吳的房子裏。

趕車的師傅用了飯,留也留不住,都急匆匆地回京了。

雲葉讓他們捎了信,隻說“東西收下了,一切都好。”至於該交給誰,他們自然是知道的。雲葉沒說什麼曖昧的話,也不怕別人看。

楊師傅倒踏踏實實地住了下來。

雲葉提到工錢,楊師傅老老實實地道:“寧府管事給過了,雲家隻管吃住便可。”

雲葉囧。

好吧,寧寒,算你貼心。

雲家要給魚塘蓋玻璃房子,又在村子裏引起了轟動。大家沒事都來看。

其實,傳言有些誇張啦。

不可能全部是玻璃嘍,三麵牆體幾乎都是青磚壘就,房頂和南牆才是玻璃的。

四麵有門,方便通風換氣。

因為沒有加氧的機器,魚塘增氧是個問題,所以,也不能隻為了加溫而忽略了增氧!

圖紙便是這樣。

至於如何蓋起這玻璃房子,便是楊師傅和塗師傅的問題了。

雲葉交代清楚,便回了家。

對於自己不太懂的領域,雲葉是十分尊重專家的專業知識的,從不指手畫腳。

就如養魚一般,全權交給塗師傅。

知道冬季加溫是個問題,雲葉想到現代魚塘的做法,這才決定給魚塘蓋個玻璃房子!

家裏的生意日漸紅火,中午大堂幾乎爆滿。

雲葉、雲爭和小翠三人都在廚房裏忙。

雲爭幾乎可以出師了;幾個月來,小翠也跟著兩人學了不少。獨立準備一桌菜完全沒問題,隻是味道還有些欠缺罷了。

金娥跟在廚房裏,眼裏看著、心裏記著,說到做菜,比一般人強了很多。

雲葉因為她小,還不到掂炒勺的時候,才沒有教。

早點店裏有秦氏領著尹桂蘭、青花嬸子、金柱娘,還有張一媳婦,也幹得紅紅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