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處門麵都是結構很簡單的前店後院。因為中間這處正對著十字路口,院子還大些。
雲葉進去院子,見院中有井,暗暗點頭。這便好了。
開飯館耗水量驚人,若是沒有井,很不方便。重新打井,另外花錢不說,也麻煩。
左右兩邊的鋪子都小,幸虧都很規整,院子也方方正正的。
把院牆拆了,跟中間這院合為一處,便足夠敞亮了。
在院中擺上桌子,也可以擺上一二十張!
雲葉正在看,王叔回來了。身後跟著兩個中年的男人。
一個瘦瘦的看起來很精明的樣子,另外一個則很顯然是個技術工,手上老繭、裂口甚多。
“這是我們夫人。”
雲葉頷首,兩人施禮後分別坐下。
雲葉跟工匠打交道的機會並不算多。
雲家蓋房子的時候,自己也隻是做飯什麼的。關於這塊兒真不是太熟。不過有王叔在,雲葉也不擔心上當受騙。
“這三間鋪子你們也看到了。我想路上管家也給你們說清楚了。我是想著三間打通,不僅如此,若是能加蓋成兩層或者三層則更好。”
兩人互相看了一眼,瘦瘦的那個道:“打通院牆是小事兒,隻是加蓋卻不太容易。牆壁是青磚的沒錯,隻是房頂要掀開,底層還要加固。重新做板、壘牆、上梁,這個卻慢。”
雲葉笑笑,“慢不怕,隻要兩位匠師有把握便好。我等得起。”
裝修弄幾個月,這個很正常。更何況是翻蓋,沒有幾個月是下不來的。
時間上倒正好。
過了年,自己也出了月子,很快便可以出來做事,到時候鋪子剛好也整修完畢,正好大幹一場!
否則,自己隻是在家看孩子,家庭主婦的日子自己並不喜歡。
兩人聽雲葉的話,隱隱約約也看見了雲葉的肚子,忙點頭道:“夫人放心,我們定不辜負。”
雲葉問:“以前可做過?”
兩人都點頭,“做過的。”
雲葉放心了。
隻要技術上沒有問題就好。銀子不缺、時間上也來得及。小半年下來,慢工出細活兒,定要蓋上一個結結實實的三層樓!
工錢的事,自己不懂,便交給王叔去跟他們談。
雲葉有些累了,略坐了一會兒,帶著春兒和小荷回了家。
午飯後睡了會兒午覺,醒來便又無事。
雲葉想了想,便到了前院。
王叔中午不敢打擾,此時見雲葉過來,忙上來稟報,“已商討好了工錢,那邊工匠已經開始準備了。”
雲葉問:“磚瓦這些可是咱們定?”
王叔搖頭,“咱們家裏人手不夠。若是處處親力親為,隻怕家裏便顧不上。少爺也不會允的。已經全交給匠師們了。”
雲葉明白了,也就是現代所說“包工包料”的那種。
雲家蓋房子的時候,想著是省些錢,雲爭和虎子爹沒少跑腿兒,自己看了也放心。
這裏,全家當然以雲葉和孩子的安全為重,才不會為了省下那一點點工錢去本末倒置。
雲葉點頭 ,“便如此吧。隻是,鋪子那邊你要常去看看才好。”
“是。少奶奶,我已經派人去了。我自然也要常去的。”王叔問:“還有其他的桌椅板凳之類,什麼時候去定?少奶奶交代了我好去尋木匠。”
雲葉道:“我還沒畫圖,晚上畫好了圖交給你。”
雲葉想好了,西南濕寒,火鍋什麼的是比較好的。隻是太普通了,不如加上幹鍋。
所以,雲葉準備開一家幹鍋菜為主的館子。
因此,要定的桌子和爐子便跟平日不同。隻是,尚未來得及畫圖,所以,今天先不說這個。
“此時無事,我倒想出去一趟。”
“是。”王叔問:“少奶奶想去哪裏?”
幹鍋菜,主料還是十分豐富的。
雞、鴨、魚、兔、羊雜、牛肉、豬排、雞雜、肥腸、魷魚、蝦蟹、菌菇、幹筍、土豆、黃瓜、木耳等,葷新素料均可入烹。
這裏地處平原、靠山麵水,食材還算豐富。
雲葉看了幾天,街上並無這樣的館子。
幹鍋菜在現代也是一種流行較廣的菜式,最早使用於湘、鄂、贛一帶。
後來被四川廚師引入川菜後,加以改進提高,逐步形成了以川味為特色的幹鍋係列。
這裏,自然也是該有市場的。
人們對於新奇事物總是抱著一種好奇心,隻要大家願意過來吃一次,那麼,保證自己做的美味讓他們成為店裏的回頭客!
對於這些,雲葉還是十分自信的。
於是,雲葉決定在天泉城開發一種獨樹一幟的全新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