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葉忙道:“不可。那些都是軍糧,入了戶部賬目的。咱們若是動了,豈不是大罪?”
雖然不懂成國法度,想想也知道,戰爭時期,自己把大軍的口糧給挪用倒賣了,不是給寧寒招災嗎?
王叔笑了,“少奶奶多慮了。寧府的糧食也可專送,不一定都給大軍。隻是,從京城到天泉城,距離遠了些。流民日近,若是舍粥也該準備了。不舍粥,準備買地,更要抓緊。”
“就聽少奶奶安排,把這事兒托給東去的貨幫。西去的貨幫既然閑了,便讓他們也改改線路,隨著東去的貨幫一起或者北上。無論他們能買來多少糧食,咱們都要了。少奶奶,您看,如此可好?”
雲葉略一想,點點頭,“如此甚好。既解決了災民飯碗,咱們也買到了良田,可謂一舉兩得。這事兒若辦,還得及早下手;再晚,等麥子成熟,隻怕便失了先機。”
王叔跟衛萍相互看了一眼,都暗暗點頭。
少奶奶果真不是一般的女子!不怕戰爭和洶湧而來的暴民,真真是大將風度!
趁著低價便宜,大批入手良田,又是個極為精明的!
說幹就幹!
雲葉帶著王叔,當天便找了貨幫,說了讓他們代買糧食的意思。
貨幫老大正發愁呢,一聽大生意又上門了,高興地一拍大腿:“哎呀,夫人,你們可真是大救星啊!”
說著,也不客氣,接過王叔遞過來的銀子,道:“夫人、老王哥,你們就放心吧。我鐵定給你們收好糧食來!”
王叔也高興,道:“還擔心你們走不了呢。這才幾天,我看你把車馬又備齊了?”
貨幫老大喜滋滋地點頭,“西邊東西好賣,隻要有貨、掙錢不愁。這幾天有不少貨主找上門呢,我們這幾十口子吃飯,也不能一直閑著。這不,家夥什兒又盡快置辦好了。不過呢,若說收糧食,我看隻能往東、往北去了。”
雲葉笑著點頭,“東去的貨幫我們已經跟他們說好了。你看,你若是跟他們一路,都是我家的生意,我過去說和,斷不會爭起來。你若是覺得不好,便自去北邊兒。不過就是,要你自己摸路子。”
貨幫老大也是個爽快的,道:“夫人,都說同行是冤家,東去的這線兒我就不占了。北地雖不熟,到底不用跟別人爭。有幾家北線的小貨幫,我合著他們,一起接下夫人的貨。夫人,我就去北地吧。”
見雲葉點頭,王叔道:“也好。東邊、北邊的糧食咱們都收過來,有多少要多少。天泉城鄉下的我們這邊再去找人,你們就不要插手了。”
貨幫老大有些好奇,“這是……咱們館子擴大做糧店了?”
王叔笑了,“胡說!我們少奶奶要拿去換地的!”
貨幫老大登時張大了嘴巴,驚訝地看著雲葉,震驚過後,忙起身施禮道:“夫人真是奇女子!夫人、老王哥,以後無論什麼生意,可都不要忘了我啊!”
雲葉微笑點頭:“好說!”
王叔與有榮焉,得意洋洋地道:“那是!跟著我們少奶奶就是跟著財神!你沒看見,馮村整個村子都發起來了?!”
年前開始,馮村的喜事不斷,多少姑娘爭著搶著往馮村嫁呢!
現在再提起馮村,都沒人說西馮村、東馮村了!一開口便是“人家馮村……”
馮村人驕傲著呢!
說到馮村,雲葉第二天又下鄉了。
此時,正是大棚往外出菜的時候,全村人都忙起來了。
村子裏種菜的家戶已經達到七成,村裏幾百畝地都搭著草棚子,遠遠望去,十分壯觀。
因為已經形成了規模效應,成本也降到了最低。
打水井、編草氈、買竹竿、搭架子、請技工、雇馬車……都有村子裏派專人出麵,因為多,也可以把價格定到最低,給大家帶來了不少實惠。
當然了,家家戶戶隻要好好種菜便可。
村長有意培養老馮,事事都帶著他;村裏事兒太多,家裏又有生意,老馮忙不過來,又帶著小馮做個幫手。
於是,老中青三代人,把馮村的蔬菜基地搞得紅紅火火。
不僅每人各司其職,在雲葉的指點下,某些地方還實現了流水化操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有些家戶菜地多,忙不過來,便去地少人多的家戶出錢雇工;蔬菜集中采摘的時候,村裏雇不到人,便去外村雇!
漸漸地,馮村開始出現了“春夏秋冬有活幹、家家戶戶掙錢忙、大人孩娃都上工”的奇觀!
總之一句話,馮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莊、有錢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