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雲葉正在別院歇息,便聽王叔說“齊莊頭來了。”
雲葉去了前院,見京郊的幾個莊頭都來了,便是一驚。
果然,齊莊頭道:“夫人,咱們也是有事兒才敢過來打擾。朝廷下了文書,讓成國有田五十畝以上的家戶,賣糧食給官府衙門呢。”
雲葉皺眉,“還有何說法?”
齊莊的田地大多種了菜了,糧食的產出倒是不多。旁邊的幾個莊子倒多是種糧食的。
見雲葉問,齊莊頭便把官府衙門的告示說了一遍。
雲葉聽了,便是一陣冷笑,“半價收糧、以後補款,這不是百姓說的打白條嗎?”
幾個人相互看了一眼,都道:“夫人,咱們自己私下裏說說可以,若是被官差們聽了去,隻怕還不好呢 。”
“官府行文上說,若是有抵抗不交、藏匿糧食的,要徒刑三年、罰沒家產。”
“還有諸般律法,咱們一時也記不住。總歸,隻怕非賣不可了。”
齊莊頭道:“咱們的糧庫上一次可賣了不少。若是再照這樣下去,這幾個莊子上的人口糧可就不夠了。”
另外一個莊頭便道:“夫人,官府倒是說了,戶主可以留夠三年的口糧跟種子。”
“隻是,土地的戶主是寧府,咱們村子上的百姓可不在列。夫人,您看這事兒可怎麼辦?”
雲葉也沒有想到竟然又突然出來這個事兒,一時也有些生氣。
自己上次便繳納一萬兩銀子的捐稅了,這次再把庫裏的糧食都賣了,當真莊子上的人不夠吃,早晚也是個麻煩事兒。
寧寒又不在,這可怎麼辦呢?不是官府照顧朝廷大員們嗎?
看來,現在連這些人的利益也不顧了啊。朝廷當真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嗎?
說起來,寧府的糧食是足夠繳稅的,隻是,若老天當真三年不雨,朝廷可真就沒飯吃了。
家裏人當然餓不著,隻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寧府也難獨善其身。還有梁府跟丁府,可都是沒有田地的家戶。
雲葉皺著眉頭,苦苦思量,一時竟也想不出什麼好法子。
政府行為,一個家戶還真不好說什麼。再說了,這也是為天下百姓好的事兒。
齊莊頭看了雲葉一眼,道:“官府衙門的差役,已經給咱們的糧庫都貼了封印,一點兒也不讓動的了。”
“還說,明兒個一大早便派人過來稱量,給咱們留夠三年的口糧和種子,其餘的都要拉走。”
一個莊頭道:“聽說都要拉到國庫裏去,官衙的差役們都出動了呢。個個挎著腰刀,很嚇人的。”
王叔嗤地一聲,“怕他們何來?不過也是當差吃飯的。咱們寧府的東西不想讓他們動,他們誰也不敢動一指頭。”
雲葉責備地看了一眼王叔,對幾個莊頭道:“糧庫的事兒,我知道了,你們不要輕舉妄動。官府讓幹什麼,你們隻管配合好了。”
這些人都是普通莊戶人,若是惹惱了衙役,吃虧的還是他們自己。也給寧府惹事兒。
若是真有什麼了,還得自己跟寧寒從上麵解決。
打發走了幾人,雲葉對王叔道:“備馬車,我要進城一趟。”
寧寒不在,朝堂裏的事兒自己從不關心,這下壞了。
事情出來了,自己才知道,來不及動作了。不知道梁氏那邊是什麼情況,還有丁家,早知道把糧食賣給他們兩家還好些。
雲葉帶著寧陽進了城,把寧陽送到了老夫人處。
老夫人當然喜歡,隻是看著雲葉臉色不太好的,便多嘴問了一句,“這個時候過來,可是有什麼事兒?”
天已經快中午了,以前可從沒有來這麼晚過。
雲葉一愣,還是給老夫人說了官府讓地主納稅、半價賣糧食的事兒。
老夫人一聽,便搖頭,“不用管他們。自從大將軍過世,不管以前大將軍封賞的、還是寧寒封賞的,我們寧府所有田地都是崇德寺的,無須繳納任何一分錢地租稅賦。”
這可真是意料之外!雲葉又驚又喜。
對啊,以前曆史課上曾經學過的,古代大多數情況下,寺廟擁有的土地是不用交納任何賦稅的!
所以導致在動蕩的時候,很多人都去寺院謀生,導致勞動力大量流失,於是就有了北周武帝、唐武宗的滅佛行動!
雲葉一陣激動,道:“這可真是太好了!我還擔心家裏的糧食不夠吃、沒法種呢,這下子不用擔心了。老夫人,您可真有遠見卓識。”
老夫人有些好笑,“什麼遠見卓識。也就是大將軍去世那年,我為了讓佛祖保佑寧寒,這才把府上的地捐給崇德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