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有手藝,工作並不難找,他成功找到了一個卡車司機的職位。
開卡車需要跑長途,小李一出車就是一個禮拜,盛秋芽和孩子經常見不到他的麵,可盛秋芽的心裏卻踏實了。有收入,比什麼都來得實惠。
無奈好景不長,還沒幹上一個月,小李就又辭職回了家。
這一次,他的借口還是老板的人品問題。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就在這個間隙,盛秋芽打工的工廠關門大吉了。
這就意味著兩個人都失業了。
盛秋芽急得大哭了一場,她責怪命運的不公平,責怪自己當初看錯了人,可怪來怪去,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生活還是要繼續。
在那之後,盛秋芽放下了麵子,跑去買鞋買衣服。
她根本就不是個做買賣的料,一年到頭,辛苦沒比別人少,可賺的錢卻隻是別人的零頭。
看著庫房裏屯的那堆貨,盛秋芽愁得頭發都白了。
回到家,小李還是躺在床上看著電視,一見她,就破口大罵:“你又賠了我多少錢?你就不能找個掙錢的活幹嗎!”
盛秋芽被他噎得一句話都說不出口。
那段日子,要不是小兒子支撐著她,估計她早就撐不下去了。
後來,她終於又找到了一家工廠打工,小李大概是呆膩了,也出去開卡車了,家裏的生活這才算慢慢步入了正軌。
孩子從小到大,基本上沒挨過餓。
就算盛秋芽再苦再累,也要讓兒子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一年一年過去了,孩子在慢慢長大,盛秋芽在慢慢變老。
小李還是會經常辭職回家,一歇就是幾個月,這期間的所有花銷,都靠盛秋芽一個人維持。
時間久了,她竟變得習慣了。
一開始,她下班回家看見小李的行李回來了,還會質問他幾句,後來,她就什麼都不問了,因為她知道接下來小李要說什麼。
他一定又會說:“我那個老板啊,根本不是什麼好人,我給他開車,他連頓飽飯都不舍得給我吃,這樣的人誰還給他幹!”
盛秋芽不了解真相,她相信小李的話裏會有三分真實,也相信那些抱怨的話裏,大部分都是子虛烏有。
小李從沒想過,為什麼每個跟他接觸的老板,都是一身的毛病,他從來不會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盛秋芽知道,這個人的本性如此,改也改不了。
她開始變得心平氣和起來。
她麵對兒子,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選擇了一個什麼樣的人,就意味著將來你選擇了一種什麼樣的生活。”
歸納起來,這句話的主旨隻有兩個字,那就是——認命。
盛秋芽認了,她把全部希望都放在了兒子的身上,她渴望著有一天兒子成家立業,她就從家裏搬出去,和兒子、媳婦住在一起。
兒子也經常說,將來要給她養老,給她買最漂亮的衣服,給她買最喜歡的首飾。
有了兒子,就什麼都有了。
有了兒子,受多少苦都值。
好不容易把兒子拉扯大,盛秋芽的頭發白了一半,小李也變成了老李。
兒子離開家,去另一所城市讀了大學。
按理說,日子該好起來了吧,可命運就是喜歡開玩笑,某一個上午,盛秋芽正在廚房裏洗菜,她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裏的人說,她的寶貝兒子,死了。
盛秋芽不相信,兒子還那麼年輕,兒子還那麼健康,怎麼可能說死就死了呢。
她摔了電話,惡狠狠地對電話那頭說:“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不就是那個什麼電話詐騙嗎,我才不信呢。”
可事實是,她人生當中的唯一希望,真的不在了。
兒子從教學樓的頂樓被人推了下去,瞬間摔得血肉模糊,連救護車都還沒到就咽了氣。
兒子發生意外的時候,盛秋芽正在菜市場賣菜。
她還在為了一毛錢,和一個客人吵得喋喋不休,她還在和隔壁攤的賣菜大媽為了搶地盤爭得麵紅耳赤。
意外靜悄悄地發生,總是在你渾然不覺時給你一記重拳。
兒子的死,讓盛秋芽幾天都沒緩過神來。
還是老李獨自去另一個城市接回了兒子的骨灰。
回到家,老李把骨灰遞到了盛秋芽的懷裏,抹著眼淚說:“咱們給兒子找個媳婦吧。”
盛秋芽低頭看看骨灰壇,又抬頭看看老李,癡癡傻傻地問:“這是咱兒子嗎?兒子咋變得這麼矮了?兒子怎麼不叫我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