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塔潘少林二人顯然是在戲弄這六個人,這六個人顯然已經打紅了眼了,但是還是一下沒有打到,這不亞於一個赤裸裸的諷刺。
走廊外傳來了一聲急促的哨音,顯然是有人報告了老師,不過在場三年級的都在到底是誰說得就無從查找了。哨聲顯然沒有一點節拍,亂七八糟地吹著,聽上去格外的刺耳,恐怕連報警燈都為之不及。
李塔突然跳向了潘少林,然後緊緊抱住了潘少林將自己的後背對向眾人,意圖用自己的背去充當盾牌擋住所有的攻擊。那六個人已經打紅了眼,看到李塔這個舉動雖然打不到被他護得死死的潘少林,但是能打一個是一個,所以六個人都手下不留情地將板凳敲打在李塔寬大的背上。
板凳敲擊肉體的聲音讓其他的三年級聽得毛骨悚然,同時他們也一下清醒了過來,明白該做什麼,立刻上前去拉住打瘋的六人,但結果卻是一個人剛靠近想拉住其中一個人,那個人不滿他的行為,抬起腳就向他身上踹去,然後直接踹中了他的肚子。這個第一個向前的人便成了一個倒黴蛋,而剩下的人也不敢再上前拉架。
哨子聲突然一聲巨響,幾個保安用自己手裏的對講機大喊:“幹什麼,還不住手!”
那個男生隻能住手了,看到地上趴著的二人,覺得還不過癮。但是他卻不知道,在保安和政教處主任的眼裏,他們看到的是那個男生和他的同夥在毆打地上的人,等到他們都停下後他們才發現地上躺著的居然是兩個人,不過很明顯其中一個人將另一個人牢牢地護在身下,所以一個重傷一個無傷。雖然政教處主任不知道事情的起因是什麼,但是看到一個把自己同伴護在身下的人還是心中驟然起敬,這年頭的學生哪個不是希望打架的時候讓朋友過來一起打,能麵對這種事去主動保護自己同伴的還是第一個遇到。
第二天,公告欄貼上了一章通告:“昨日下午自由活動時間,三年×班×××因為籃球隊的隊友對其行為不滿的提議,一時意氣居然使用板凳毆打自己的隊友。另外還有其他人,×、×、×、×、×五人聽從×××的請求一起毆打隊友,將隊友毆打至重傷,現在起對以前六人開除學籍,鑒於以上六人均以滿十八周歲,有其家長負責受傷同學住院的手術費、醫療費、營養費……若是其家鄉有推辭嫌疑的,將由司法部門介入處理此事……”
最後的挨打其實是李塔自願的,如果他願意的話完全可以讓他們連跟頭發都碰不到。但是他知道老師來了,所以做一些措施可能會更容易解決一些事情,所以他故意挨了幾下打。不過為了更逼真就要把潘少林也拉上,但他又不願意讓潘少林受到傷害,便把潘少林的那份打也承擔了。
挨打了才知道板凳打在身上還真不是一般的痛,就跟自己整個背都被挖去了一樣,到醫院裏甚至背腫的連衣服都脫不下來,醫生隻能用剪刀小心地剪開他背後的布料,當政教處主任看到李塔那都皮開肉綻的後背時,立刻就火冒三丈。哪個人是媽生爹養的,不管誰對誰錯,何苦要下這麼重的手。所以那個通告僅僅是開除了那幾個打架的人,隊李塔沒有再過問一點責罰,逼近人家的下場都這麼慘了,而潘少林則是寫了一份檢查交到了政教處。
這件事情在虞林高中可是轟動一時,籃球隊後天的比賽中沒有了李塔坐鎮輸掉了比賽,高三的學長因為對李塔有愧疚再加上輸了比賽後籃球隊已經無地自容了,所以所有的三年級隊員不是轉到其他體育隊就是退出了訓練。
好好的一個籃球隊在這件事件過後元氣打傷,就連一些二三年級的也開始轉特長,基本上已經沒有人的籃球隊在後來因為人數問題連D體育館都沒有分到,隻能到一個已經半報廢的室內籃球場作為他們專用的球場裏打球,或許是學校覺得他們直接在室外找個籃球場用用就行,但畢竟籃球隊名義上還是個特長班,所以才給了個室內籃球場。
這個秋天才剛剛開始,籃球隊就已經結束了。冬季賽,籃球隊棄權未參加;冬季賽,第一場遇到了江海市的第二名球隊,直接輸掉了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