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劉啟行走在官道上。前方是一個兩山間的峽穀,勁風呼嘯而過,吹的行人都忍不住縮了縮脖子。時至12月已經是冬季的時令了,加上北地的寒冷,這種峽穀風吹在身上還是很折磨人的。
突然,劉啟似乎聽到了一些聲音隨著風聲傳了過來,隻是風實在太大,聽的不是很清楚,不過其中刀劍撞擊的鏗鏘聲卻隱約可聞。
前麵有戰鬥,這是劉啟自然的判斷。
內心不想惹事的他其實很想繞道而走,不過奈何這個峽穀山道是回家的唯一通道,兩旁都是高聳的群山,放棄山道穿過高山的話,不知道要繞多少路,而且山上更不安全,這顯然不是劉啟希望的。
禁不住凜冽的寒風襲體,劉啟在猶豫了一番後還是決定穿越峽穀,至於別人的恩怨就當視而不見,那些人總不會無緣無故提刀來殺他這個孩子吧。
隻是天下事偏偏就那麼巧,一心求平安的劉啟在見到峽穀中廝殺的兩方後隻能放棄不惹事的想法朝戰場走去。
纏鬥中的兩方,都是身著黑色的武士服,不過一方胸前繡著一個金色的“立”字,還有一方繡著“勇”字。
戰況非常慘烈,呼喝聲慘叫聲此起彼伏。
按人數看,“勇”字方人手明顯比“立”字方來的多,自然占據了上風。而地上已經躺倒的幾人也證實了這種事實,死的都是“立”字一方的人。
場麵雖然混亂,不過劉啟還是一眼就看到了被五個“立”字方的黑衣人護衛在身後且戰且退的少年。
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好友湯立,此刻他手裏也提著一把劍,滿臉憂色的盯著眼前互鬥的兩方,加之他的武力低微,也隻能躲在人後尋求庇護。這也是劉啟無奈走進戰場的原因,他總不能眼看著自己的好友被人砍死吧。
不過一向冷靜的劉啟絕不會意氣用事的直接朝戰鬥核心衝去,他在判斷“立”字方尚能堅持會後,首先要分析敵方的實力。
劉啟環顧著這些“勇”字方的人員,中間混戰的實力都介乎武人3級或4級,而圍攻湯立的六人甚至都是武人7級。在後方還有一個沒有出手的大漢,顯然是這一方的頭領,劉啟憑借著高人一等的精神力方能感受到他的實力,竟然也達到武人9級。
而反觀湯立這邊,除了護衛在他身前拚命抵抗的五個武人7級的黑衣武士,其他都是低於武人3級的人物。這種實力對比,無怪乎會出現一麵倒的局麵。
迅速了解了戰場的情況,劉啟決定先解救已經處於危局的好友湯立。
騰霧飄渺立時用出,快速朝圍攻湯立的六個“勇”字方武人7級的黑衣武士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