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許曉:我們原來跟圈裏藝人打交道,大家都非常忙,但很多人一聽說奧運開幕式什麼的,大家都會更加盡力的參與,包括前一陣子,地震的事情也是,很多人都是。
胡海泉:因為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當所有人的力量在一塊兒……
主持人許曉:聽說你在家裏收藏了兩個火炬,一個是雅典的,還有一個是北京的?
胡海泉:對,四年前就擔任過火炬手,那時候在北京,四年後將舉辦奧運會的場地,去接力時,我能夠代表中國人,代表音樂界的,作為火炬手,當時覺得特別榮耀。
主持人許曉:為什麼你老能當火炬手呢?你跟奧組委的誰認識?
胡海泉:我還真的不認識。
主持人許曉:跑得快?
胡海泉:每一次被奧組委朋友們召集,發出邀請,我們覺得這都是對我們的認可,因為除了作品之外,可能我們在公眾麵前的形象是很健康的,這點很開心,作為音樂界代表能夠做火炬手,可能是這對我們十年的創作、表演的認同吧。
主持人許曉:你們在創作、付出,社會對你們認可,這兩個事情是匹配的,你對兩個火炬有沒有不同的感情?
胡海泉:那當然不同了,第一個火炬是人生很重要的經曆,而且是很有限的,是限量版,真的是收藏品。這次祥雲火炬意義最重大了,它是我們國家自己設計製造。
主持人許曉:這次國產的好用嗎?
胡海泉:非常好,無論是品質還是製造,都是藝術品,拿著它,不僅是奧運的激情,最重要的是作為中國人的榮耀感。
主持人許曉:組合不是兩個人嘛,除了你還有羽凡,羽凡參加過幾次傳遞?
胡海泉:跟我一樣。
主持人許曉:你們作為兩次參加火炬傳遞的藝人,對於奧運的理解會不會跟別人不一樣?
胡海泉:這我倒是不覺得,因為每個人對奧運的理解,當然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一樣,但作為中國人,在首都北京舉辦奧運會,奧運所帶來的不僅僅是體育的感召裏,更重要的還是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積澱。
主持人許曉:你會覺得火炬跟你的自豪感有關係嗎?
胡海泉:絕對有關係,即使我不是火炬手,也會有很強的自豪感,但如果曾經手持過火炬,在那一刻,它是全球唯一的火苗,象征一個很偉大的人類的集體行動,所以會很榮耀。
主持人許曉:一般人會把偶像明星和民族感、自豪感下意識的劃的比較遠,但從你們這種積極參與,呼籲、行動的意識來看,越來越多把偶像的號召力和民族情緒、民族自豪感掛鉤在一塊兒?
胡海泉:有時候作為公眾人物來講,更多是一種社會的號召力,這個東西其實不能自己說了算,但自己能選擇自己做什麼,比如上次奧運會倒計時一百天時,錄《北京歡迎你》。
主持人許曉:剛才我本來準備談到這首歌,現在這首歌紅到不行,能不能談一下怎麼參與這首歌的創作?
胡海泉:也是奧組委發出邀請,我們當然義不容辭去錄,當然你知道會有很多公益歌曲、宣傳歌曲,參與製作演唱,是很多的,這首歌我們在錄製時就很有特點,很值得回味,所以有些時候,它紅,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到處推廣,還是因為它本身朗朗上口,易於傳播,而且這首歌也能象征團結吧。
胡海泉:我記得在發布這首歌時,好像也是奧運征歌的頒獎晚會上,我們做表演,當天的表演,在我出道這麼多年來我也從來沒見過那樣的場麵,所有人都穿著潔白的衣服,舞台上我看了一眼,站我身邊,所有的藝人,兩岸三地,應該是華人娛樂圈裏,能看到的麵孔,該看到的,都在了,所以它就是一個團結的象征。
主持人許曉:我發現你是一個自豪感很強的人,可能跟奧運相關的確容易誘發出人心底的那些平時不好意思說的,你不好意思滿大街嚷嚷我多愛國,但這種感情在你心裏。隻不過你的社會號召力,有一個好的示範平台,到了8月8日這個最後的時刻,咱們可以總結一下,回頭看一下,為奧運這一年來你都錄過哪些歌曲,除了《北京歡迎你》,還有嗎?
胡海泉:還有一些現場演唱,之前官方發表了一張奧運的歌曲專輯,相對來講集合了無數人心血的,雖然最後入選的可能隻有十幾首歌,但它代表了無數人參與的工作,凝聚出來的一張唱片,我跟韓紅一起合唱了一首歌《為生命喝彩》,除了更多給殘奧會的運動員鼓勵之外,我覺得它從某種意義上也超越了體育,是一種很人文的概念,去歌頌人性,為生命喝彩。
胡海泉:還有一首歌是我們自己創作的,之前跟羽毛球教練李永波。
主持人許曉:剛才來到我們這兒的是羽毛球教練吉新鵬。
胡海泉:和他一起合唱了一首歌《中華力量》。
主持人許曉:李永波總教練唱歌怎麼樣?
胡海泉:我覺得他唱得很好,無論是音色、音高、音質,都應該是……
主持人許曉:那你們成了他老師了?教他唱歌。
胡海泉:談不上老師,互相切磋吧,而且他也很認真,這首歌製作完成時,其實他也沒有太多時間參與,我們一定要趕在半年以前完成,從那以後他就開始帶著所有運動隊隊員們備戰,我們覺得用歌曲去加油固然好,但給他們更多諒解、更多空間,我覺得更有意義。
主持人許曉:今天晚上你會去看開幕式嗎?
胡海泉:沒有機會,沒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