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榮譽與擔當,終點也許又是起點(3)(2 / 3)

新聞裏報道奧巴馬獲得了2009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聽到這個消息,我覺得有些搞笑!一個剛當選沒到一年的美國總統,撤了幾顆中亞的導彈(改用其他的辦法遏製俄羅斯人)、不再強詞奪理大聲罵南美北韓和北非的領導人(讓美國總統回歸講禮貌的形象而已)、說了幾句要從中東撤軍的承諾(撤不撤,他說了才不算呢!),就得了個全世界都“信得過”的和平獎,真是不知道緣由為何啊?

是當今這個世界實在沒有其他大仙可以致敬?

是他的前任實在令人厭惡,厭惡到了接替他的人倍顯可愛?

還是,選秀作秀一片紅的全球化文化生態環境下“超級紅人”勝者通吃?

總之,我個人認為,頒給他恰恰證明了這個獎項設立規則的“無厘頭”,讓科學界默默奮鬥而為全世界做出巨大貢獻的人類精英科學家們和這個“和平獎”一起頒發,真是委屈了他們,我無語了……

我未必苟同海泉的觀點,但作為一個有自己獨立見解和責任感的中國青年,關心國際大事,而且做出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回應,這並沒有什麼錯,而且他的言論也隻是一家之言,隻代表他個人,既不代表國家,也不代表別的任何人。這是我們期待看到的公正和文明社會應有的景象。我想即使奧巴馬總統本人看到海泉這篇博文,也不會對海泉心生怨恨吧?

11月16日晚看電視報道,說奧巴馬昨夜到上海,今天到北京。在上海他與中國青年學生對話來的。但都說了什麼,沒有詳細報道。奧巴馬訪問中國,這是全世界睜大眼睛關注的事,在我們央視的新聞聯播中,被安排到後麵,前20分鍾裏麵竟然沒有這條人人都關心的消息。前麵有追悼穀牧同誌的報道,有習近平副主席在一個國際性的會議上和李克強在一次會議上講話的報道,有學習科學發展觀的活動……的報道,這就是我們在宣傳上的一種規格、一種方式。

11月17日晚上9時左右,海泉打來電話,他剛從人民大會堂出來,自駕車在回家的路上。他的車號提供給保衛部門,車可以開到人大會堂的停車場內。他說,今晚演出很成功。在原有的節目裏,增加了一首廖昌永演唱的美國歌曲。其餘沒有變。他們與中美大學生合唱團的演唱非常青春、活躍,受到了熱烈歡迎。

據國家文化部的同誌後來告訴海泉,奧巴馬總統在觀看羽泉和中美大學生合唱團演唱的時候非常興奮,用雙手拍擊著桌子,應和著歌曲的旋律。

整個演出結束後,胡錦濤主席和奧巴馬總統上台與演員們握手合影,他們在前麵第一排,與兩國元首握了手。國家文化部的領導握他的手說:你們的表現很優秀!演出之後,他與晚會總導演王冼平擁抱,共同祝賀並互致謝意。我打電話向海泉表示了熱烈的祝賀!

海泉說,很高興有為國家服務的機會,很感激給我們這樣機會的人。

第二天一早,我沒有出去散步,打開了電視,看到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的“朝聞天下”,第一條消息就是胡錦濤主席舉行宴會歡迎奧巴馬總統。演出的鏡頭裏,多次出現羽泉,海泉一身白衣,羽凡深色衣服,他們在中美大學生的前排領唱。看到這裏我非常興奮,忙著打電話告訴耀宗兄、英宗弟和惠芬、惠君、惠萍三個妹妹。

在網上看到一條消息,標題是《絲竹歡歌迎遠朋》:

新華網北京11月17日電(記者錢彤、李詩佳)17日晚,富麗典雅的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燈光熠熠,談笑晏晏。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盛大宴會,歡迎美國總統奧巴馬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18時15分,胡錦濤在澳門廳迎候奧巴馬。兩國元首一同步入澳門廳中的四季廳,出席貴賓酒會。

取景蘇州園林的四季廳,粉牆黛瓦,溪水潺潺。胡錦濤、吳邦國、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等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與奧巴馬、希拉裏、駐華大使洪博培、商務部長駱家輝、能源部長朱棣文等美國客人親切交談。

18時30分,在歡快的迎賓曲中,中美兩國元首和來賓一同步入毗鄰的金色大廳。

剛剛裝飾一新的金色大廳首次用來舉行國宴。紅色立柱,雕梁畫棟。大廳中央新搭建的舞台上巨幅牡丹圖雍容華貴,兩側是代表中美兩國秀麗風光的圖片――蜿蜒延綿的中國長城和粗獷豪放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穀。舞台對麵,擺放著中美兩國國旗和展示中國悠久文明的文物――從商周青銅器到清代九桃瓶。大廳裏洋溢著喜迎嘉賓的熱烈氣氛。

席間,賓主舉杯,互致問候。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演奏了多首中美兩國樂曲。當《美麗的阿美利堅》樂聲響起時,兩國來賓會心微笑。37年前,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鬆對中國開展“破冰之旅”時,周恩來總理特地選擇了這首樂曲,成就了中美關係史上的一段佳話。今天的曲目中同樣有為奧巴馬總統專選的樂曲――美國已故黑人歌唱演員邁克爾?傑克遜演唱的《天下一家》。精彩演奏引來全場熱烈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