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不中亦不遠矣,東電西送是把東部充盈的電力補充到西部電能稀少的地方,您也可以通過這個聯係到,如何把南方的電輸送到北方”
“世界上萬法同源,隻要找到事情的根源,針對下藥,就可以真正藥到病除,做事情也是如此,電力分配不均,相信很多有識之士都已經看到了,隻要給他們多一些時間,這條建議就不該由我來說了”
李存孝乘勢謙虛了一把,不管是誰也不會針對一個在你麵前謙恭的人,因為那樣,會反襯出你的粗魯和野蠻。
溫保家果然大笑一聲,顯然看穿了李存孝的小心思,不過他不在意,或者他也認可這種態度,恃才傲物是天才的缺點,因為容易滋生目空一切的短視,一個真正的人才,不僅僅要從才華來衡量,還需要看他的為人品德如何。
科舉製隻針對有才的讀書人進行選拔,卻一昧的拋棄了察舉製、九品中正製中以德行考量人才的優點。
人才,排在前麵的是“人”,說明沒有德行的人,空有一腔才華也是不行的。
李存孝這種謙恭不倨傲的態度很好,是一個合格的人才需要有的品質,謙虛不代表心虛,有才不表示可以驕傲。
“東電西引和南電北輸兩項工程,聽上去很簡單,就如同張三家沒糧,李四家糧倉充足,所以從中借一部分糧食給張三家,看來世間所有的良策說出來就普通多了”
“但是,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那些自詡為全國最著名的經濟學教授們卻想不出,真讓人懷疑這些所謂專家的能力,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啊,不知道埋頭做學問,天天就知道登報發表冠冕堂皇的學術論文,簡直可笑”
“你也不要為這群人辯白,他們這些人就需要鞭策和刺激,良策應該在最需要的時刻出現,不是等到事實發展到不可控的局麵,才粉墨登場,那時良策就成為廢策”
“試問,這樣的人如何為國家經濟複興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怎麼去實現太祖所說的趕超英美的經濟目標”
溫保家本來溫和的臉色變得怒氣衝衝,這時他不再有往日的和顏悅色,身上散發的氣勢,提醒李存孝,原來這就是總理發怒的表現。
氣場這種東西玄而又玄,前世他是一個徹底的無神論者,總覺得鬼神之談不過是人的心理作用作祟。
但是,他奇異穿越重生,還帶著前世記憶,這讓他曾經堅定的信仰開始動搖,最後他隻能說,信則有,不信則無。
鬼神沒見過,不作討論,但氣場確實有,不同的人,身上散發的氣勢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眼前發怒的老人,氣勢如虹,帶著堂皇的浩然正氣,大氣磅礴壓迫著他都要說不出話。
古代有帝王一怒,百萬伏屍,流血漂擼,令九天風雲變色,萬裏河山傾倒。
匹夫一怒,伏屍兩人,流血不過三丈。
“溫爺爺不要生氣了,這群人並不是一無所有,華國懂經濟的人不多,他們恰恰是掌握經濟學的專家,您還需要靠他們為國家經濟健康發展提供良策”
李存孝勸解道,他明白那群專家並不是無能,隻能說老天太厲害,讓擁有前世記憶的他,打臉苦心研究經濟的專家,簡直是讓一個拿狼牙棒的大人對抗一群拿掃把的小孩子。
他並不覺得自己多麼厲害,其實這些都是前世華國的專家提出的建議,不過因為他,才會提前出世,因此,他告訴溫保家專家們過不了多久會提出同樣的良策,不是安慰。
如果這群經濟專家知道別人拿他們自己的學術成果揚名,會不會氣得一頭撞死。幸虧,他們不可能知道,所以李存孝用這些人的研究成果,一點不覺得侵權,至於會不會臉紅,那就更不可能,他早就把臉皮練得子彈也穿不透了。
“我也知道他們確實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議,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過貢獻,可惜今天聽你獻策,這麼簡單的道理,他們這些所謂的專家卻愣是想不出來,一時實在有些生氣”
“華國如果多一些你這樣生而知之的妖孽之才,那太祖的目標很可能將要實現,趕超英美雖然在當時是錯誤的方針路線,但我國政府一直都把它當做一個長期的目標看待,每一代的領導人都把他作為執政期間的理想,老夫也不例外”
“美國一個建國短短二百年的新興國家,何以強大到世界稱霸,想我泱泱華夏,五千年的曆史沉澱,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文化傳承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但是卻在近代輸給了曾經無比羨慕我國的歐美人”
“隻要是華夏有識之士,無比以此為恥,知恥而後勇啊,個人如此,國家亦是如此,我們身在高位,總想著能夠將這種步伐邁的更快些,離目標再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