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宜控製區,百姓是幸福的,至少他們衣食無憂,沒有戰亂,這在秦宜沒有來之前,簡直不敢想象。袁術的所作所為,襯托出秦宜越發偉大,老百姓怎麼能不敬仰。
秦宜擺擺手:“不說這些,即便有成績,也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秦宜能怎麼說,難不成還要與手下一起吹捧自己?
諸葛孔明笑了笑,繼續回報:“荊州使者蒯越又來了,算算路程,也就在今天抵達。”
“來得好,這一次本州與你一起見一見蒯越。荊州牧劉表已經臥病在床,估計沒多少時間了,應該為他的後代想一想後路。如今荊州隻剩下彈丸之地,軍事對抗不是選項,恐怕那些世家大族心中都有數。”
這道不是秦宜吹噓,秦宜若有心攻擊荊州,還真不費多大的事。
“主公分析非常正確,據我所知,荊州各方訴求非常強烈,劉荊州可以不考慮自己,卻要給他的兒子們留後路。”孔明本就是出自荊州,與各大家族多少有點瓜葛,比如蔡家,比如黃家,都是連親帶故的關係:“不敢隱瞞主公,這段時間荊州幾大家族都有人來探風聲。亮別的沒有多說,隻是告訴他們,揚州統一天下已成定局,讓他們自己回去看著辦。”
秦宜非常信任諸葛孔明,相信他隻會做有利於揚州的事情。諸葛孔明釋放出的信號,無疑會對荊州各方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各大家族都必須考慮未來該怎麼辦。
如果現在不盡快做出決定,一旦戰爭爆發,各大家族的損失非常巨大,存不存在都很難說。
“嗯,孔明做得對。”秦宜表達了自己對他的讚許,微微一笑:“按照荊州目前的形勢,輿論非常重要,有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倒逼劉表做出決定。”
顯然,這是秦宜想達到的目的,平白接受荊州而不必發動戰爭。說不定蒯越此行就能看出門道,誰都明白,越往後拖越被動,早一點與揚州溝通,或許能爭取一個好結果。
倒是周瑜不無遺憾地說:“中原之戰走到半道又轉回來了,本來還希望有個荊州之戰,看來也沒戲了。”
秦宜笑罵道:“你以為打仗是好事啊,要死人的。荊州無戰事,不等於沒有其他戰事,本州早就有計劃。荊州這邊處理好了,讓你掛帥西征蜀地。”
“那是等中原大戰結束之後的事情吧?”
以前還真沒有討論過西蜀問題,秦宜的話有點突兀,讓周瑜有些不確定。
“與中原大戰無關,隻有荊州有關係,什麼時候與荊州達成一致,你周公瑾即可率兵出征。”秦宜給了周瑜一顆定心丸,早說早做準備:“不過,雖然西蜀地處偏僻,軍事能力太弱,能逼降那是再好不過了。既然你是主帥,到時候自己拿主意吧。”
周瑜大喜,心情興奮起來:“主公放心,周瑜一定盡快解決西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