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以簡單、大方,親切又不失冷靜的主持風格深得觀眾的喜愛,也正是因為這些使她於2011年獲得了金話筒獎,成為電影節目主持人中第一個獲此榮譽的人。而她之所以能獲得這個榮譽,也和她多年來專注做好電影主持人有密切關係。
2003年年底,經緯正式擔任了《中國電影報道》的主持人,此後她做了幾千期節目,可以說每一天都在電視上和觀眾見麵,很少人能有這麼高的曝光率,她說自己特別幸運。當然也確實很忙碌,有時候一天她要做幾場發布會,還在不同的地方,需要趕場。而且還要麵對不同的劇組、不同的影片。經緯還主持了幾百場場首映慶典晚會,還有多場海外發布會以及中國的電影節的頒獎禮。這些工作使經緯不僅越發成熟、應變能力增強,她的主持風格也改變不少,雖然她自稱私下並不是個幽默的人,但是她在主持時卻很風趣,而且能遊刃有餘掌握場麵。
經緯剛開始做主持人的時候,就遇上了主持中國電影華表獎的晚會。那時候,她剛剛從大學畢業一個月,就要主持電影界最高的獎項的晚會,而且是現場直播,她要麵對數百位電影節的大腕,很多人還都是她讀書的時候非常崇拜的明星,當時心裏既激動又沒底,腿都在長裙裏發抖。每個影星拿到獎之後,她都要上去采訪,因為激動所以說話有點哆哆嗦嗦的,但是還好沒出錯完成了工作。而經過每一次節目的積累和每一場晚會的積累,再次主持是電影節大典時,同樣是麵對幾百位知名的電影人,有大家熟識的大腕和不認識的人,經緯這次沒有發抖了,因為她跟他們非常熟悉,電影的頒獎禮也比較了解,所以她更多的是去挖掘更深的東西,能夠讓電影人們享受這一時刻,也讓觀眾看到他們想看到的人,知道他們想知道的事。
經緯的主持風格成熟了,她也成為電影頻道的最忙的主持人,麵對繁重的工作量,她依然堅持專注做好每件事情。她曾經有過連續十天每天都在不同的城市之間飛,然後,每天早上4點起床,趕最早一班飛機,有時候到了一個地方之後,還要坐長途車,做完節目後又連夜趕回來,再趕第二天的飛機。她的同事給她算過,說她工作的紀錄是一天主持七場發布會。那是在上海電影節,經緯一天連續主持了七場,第一場發布會9點開始到10點結束,第二場10點半開始到11點半結束,又趕下一場,而且發布會不是在一個場地,場場要換地方,得打出租自己跑過去,因為在外地,那一次印象很深,下大雨,穿著高跟鞋,外麵的雨被風吹著,斜斜地下來,雨水都灌進鞋裏了。經緯回憶當時的場景說:“我記得是《機器俠》的發布會現場,孫儷、鄭中基都在等著我,穿著都是水的鞋就上去了。做完之後又趕下一場,我也不知道怎麼完成的。七個發布會,七組不同的人,七個不同的片子,所有的幕後都是不一樣的,他們跟我開玩笑說你會不會記混,我說不會。這也是這麼多年的積累,已經對他們非常了解了。非常開心有這麼多工作積累,累都是不重要的。”
經緯經常接觸影視圈的人,也就有很多的機會“觸電”,她的第一次觸電是參演電視劇《一簾幽夢》。在這部電視劇,她演一個被鹹豐皇帝喜愛的漢族女子花兒,戲份也還比較重。當有人問起她“觸電”的經曆時,經緯說:“這是我的處女秀,也是終結篇。我想我還是做主持人好。”之後,她隻做好主持這項工作,而且她對主持人身份的理解也有了變化。當她拿到金話筒獎的時候,站在舞台上,得到一份最高的榮譽和肯定,她對自己的事業也有了更深的認識:“那時候的心理感受它不僅僅是一份事業,主持人這個行業是我的信仰,我相信我會堅守在這個崗位上,我相信我也願意為我的信仰付出我的所有。”
言論
關於時尚
不同年齡的人對時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欄目也有不同的定位。因此他們做出來的時尚也是不同的,仁者見仁吧。
愛好
讀書和運動都是我業餘時間愛做的事情,我都很喜歡。
自己的特色
一個人和一個欄目一樣,如果你隻是普普通通沒有特點,那你永遠就難出頭,難以被觀眾接受,也許你覺得我不太像傳統播音係學生給人的感覺,那正是因為我加入了個人的東西。這其中的專業基本功,對我太重要了。像國外的主持人,他們雖然沒有播音課,但他們每天都必須讀報紙練聲,這就是其中的道理。人一定要有根基的東西,否則你就無法往上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