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躍進(1 / 2)

在後水鄉村民的日夜期盼中,勝雅公司日夜趕工出來的新型肥料,終於一批批的相繼運送下鄉,陳鳳山早已經安排好了各村領導幹部,各司其職,監管到位,雖然這幾天裏村民們盼得眼珠子都紅了,恨不能有上房揭瓦的那種迫切心情,但在免費肥料的實際派發過程中,卻能做到互敬互讓,秩序井然,沒有出現半點喧雜爭搶的場麵,原先個別村裏的牛人、釘子戶,常年不交體留、不交水電費的倔驢,愛貪小便宜的閑漢、二流子等等,就跟換了個人似的表現良好,全鄉十幾個村、幾千農戶、好幾萬人,在整個過程中沒有出現過一次不和諧的場麵;

以前都說基層工作最是艱難,村民們不齊心,思想封閉,態度淡漠,再加上刁民鬧事,條件艱苦,簡直就是舉步維艱,寸步難行,但事實中存在的這些困難,俱都是因為最根本的一點沒有把握好;

歸根結底,窮、懶、閑,是造成農村生活水平落後的最根本原因,總的大環境擺在那裏,人們都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生活節奏慢,沒有效率,這一切反過來又製約了人們的思想觀念,思想上一旦不思進取,還能再通過什麼來改變現實生活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要是農民們在思想意識上有了積極性,種地同樣能夠結出累累碩果,要想做到這一點,在思想方麵絕對不能消極,必須要以一個積極的心態去麵對千百年來一成不變的農業運作;

要想做到這一點,確實是挺難的,僅僅依靠一個、兩個的個別例子也說明不了問題,後水鄉各村的富戶也不下幾十個,各村都有這樣的榜樣,人家都是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再加上勤於思考總結,積累了經驗一天一天幹出來的,這些人確實都具備一個積極的心態,想要過上好日子,紮實肯幹,這才能夠做到在同鄉村民中出類拔萃;

同樣都是農民,為什麼有的人窮、有的人富呢?

按村裏普遍的說法,人家那都是運氣好,種什麼都喜獲豐收,門路廣,有親戚朋友幫襯,其實種種說法都是一種消極的嫉妒心理,同樣是種地,人家種的好,你為什麼就種不好?抱怨天、抱怨地、抱怨自己不是富二代,其實把那個抱怨的時間全都用在種地上,你同樣可以躋身於富戶的行列,那些生活富裕的農戶又不是李嘉誠,跟你是天差地遠的距離嗎?其實差別隻是一小步的距離,隻要你用心邁出了第一步,就能夠跟上人家前進的步伐;

可現實中普遍存在的卻是一種消極的心理,大多數人抱怨完了之後不跟人家比積極的心態,而是往下看,跟自己不行的人比,張三的日子過得還不如自己好,照樣喝酒、抽煙、打麻將,自己跟張三家的日子比起來也算是差不多了,何必那麼拚命呢?

有的人也是腦子一熱,發誓要跟人家好的學,自己也要勤勞致富,可積極了沒兩天,沒有立刻就獲得豐厚的回報,於是很快就耐性全無,漸漸的人也開始懶了下來,有始無終,屬於這種情況的人也是大有人在;

總得來說,生活在基層貧困領域的人們,最缺少的就是一種使人能夠為之興奮起來的生活態度,同樣是人,其實誰都不比誰差太多,能不能調動起一個人的積極性最為重要;

眼下後水鄉的工作,總的來說麵對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情況,全鄉人均年收入穩居全縣倒數第二,曆屆來鄉裏任職的鄉黨委書記也都能夠認清這一點,問題隻在於,有些事情能夠看得出來,卻怎麼也想不出一個解決的辦法,所以多少年來,已經有數不清的領導幹部在這張椅子上沉落下去,徹底跟仕途之路說拜拜;

後水鄉的工作,幾乎人人都會聞之而色變,基本上已經形成了一個共識,不管什麼人,隻要被委派到後水鄉任職,也就等於是走到了死胡同;

劉小洋當時來鄉裏就任倒沒有分析這麼多,他也確實沒有那種深入分析的習慣,至於後來搞農業試點村,給各村派發勝雅公司的新型肥料,這一切的所作所為更是從來都沒有經過深入的思考,也沒想過要通過這件事給自己創造出讓人刮目相看的政績,劉小洋僅僅是被動的通過超級手機的指引,想要盡量的為村民增加收入,切實的改變一下農民的生活水平而已,他事先從來都沒想過這件事能夠給自己帶來那麼大的收益;

無可否認的說,誤打誤撞的劉小洋一切還都蒙在鼓裏,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無意中的一個決定,竟然從根本上引發了後水鄉全體村民的生產積極性,這也難怪,勝雅公司的新型肥料具備如此驚異的神奇效果,作為祖祖輩輩在土裏刨食的莊稼人能不為之激情振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