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恐怖刑罰(1 / 2)

謀克為從五品,掌撫輯軍戶,訓練武藝,並負有除不管理常平倉之外縣令所有的職權。謀克之下分設村寨,50戶以上設寨使1人,以按比戶口,催督賦役。猛安謀克人戶平時在訓練之餘,從事農業生產。有戰事則丁壯接受征發,自置鞍馬器械出征;其家口仍留家生產。猛安謀克製度,作為女真族創建的一種軍政合一的社會組織和製度,在對外戰爭與對內統治等方麵,尤其是在前期,曾起到重要作用:促進了當時分散的女真各部結成為一個統一的女真族;在滅遼攻宋戰爭中,大大增強了女真兵的戰鬥力;在猛安謀克組織下的大批女真人迅速遷到新占領地區屯駐,鞏固了對新征服地區的統治;同時,對於大量新征服地方采用猛安謀克編製,減弱了當地人的反抗。此後,分散各地的女真猛安謀克戶往往將所受田土租與漢族佃農耕作,收取地租。猛安謀克不事生產又疏於訓練,戰鬥力逐漸衰弱。它與後金及清代的八旗製度頗有類似之處。

清太祖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過程中,對狩獵組織牛錄,進行了創造性的改造,建立了著名的八旗製度。牛錄原為女真人氏族製時期的生產和軍事組織,行軍或出獵時,各依所屬族、寨行進,每十人為一個行進單位,設“牛錄額真”為首領(牛錄是箭,額真是主的意思)。努爾哈赤在此基礎上進行統一組織,規定每三百人編為一牛錄,由牛錄額真(佐領)管理其內部一切事務。每五牛錄為一甲喇,設一甲喇額真(參領),每五甲喇設一固山額真,即旗主(後稱都統)。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初設黃.紅、藍、白四旗,四十三年(1615年)又增設鑲黃、鑲紅、鑲藍、鑲白四旗,合為八旗。有清一代,牛錄及人數時有變化,但旗製始終未變。天聰九年(1635年),皇太極把眾多的蒙古降眾和編在八旗滿洲下的一部分蒙古人,正式編成“八旗蒙古”。從天聰五年(1631年)到崇德七年(1642年),又逐步編建了八旗漢軍。至此,八旗組織的三個部分才最後完成,八旗滿洲、蒙古和漢軍,統屬於同一社會組織——八旗之下。

這麼多年的文化,不知道古墓裏麵會有什麼東西遺留在這裏呢,我們進入到古墓之後,發現這裏的軌跡果然是很久遠的,那些牆壁上的文字早就已經看不懂了,還有就是那些文字更加像是一些符號堆砌起來,沒有像現在的文字那麼成熟,看起來有點鬼畫符的樣子,應該是早期的文化不好,那些人隻能用某些圖案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了,有些地方裏麵有篝火殘留的痕跡,當然那都是很久用過的,從左右一些洞壁的上麵能夠發現無數的藤蔓和苔蘚生長在這裏,由於這裏的水份充足,這種植物就是最喜歡這種地方的了,此刻我再次打開地圖,那地圖的圖案又消失了,估計酒精的濃度沒有了,不過我們都已經來到滿族古墓裏麵了,這個地圖也用不著的,繼續前進,踩到一處泥土從一個石台的上麵發現有一把鎖鏈捆綁住頭頂的天花板,抬起頭一看天花板的上麵吊著許多骷顱骨頭,好像是什麼人曾經在這裏實行過一種很嚴厲的刑罰,吊起一個人活活的把他們折磨死了。

我說不用這麼恐怖吧,不知道當時的人是怎麼弄的,估計犯了事情都要這樣,當然那些都是很古老的法律了,或者好像一些皇帝頒布的什麼法令讓人必須要接受什麼刑罰才能死去,中國古代就有十大酷刑出現了,曆史上最愛搞剝皮的人是明太祖。由於他是貧民出身,最恨貪官汙吏,一旦被他抓到貪汙,下場通常就是剝皮。他即位之初,曾抓到一對父子貪汙,震怒之下,下令剝皮。皮剝下來之後製成兩麵鼓,掛在衙門口,以昭炯戒。

「剝皮實草」則是後來的事,並且有規定,貪汙多少兩銀子以上就處以此刑。最早的剝皮是死後才剝,後來發展成活剝。剝的時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膚分成兩半,慢慢用刀分開皮膚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樣的撕開來。

最難的是胖子,因為皮膚和肌肉之間還有一堆油,不好分開。另外還有一種剝法,不知道可信度多少。方法是把人埋在土裏,隻露出一顆腦袋,在頭頂用刀割個十字,把頭皮拉開以後,向裏麵灌水銀下去。由於水銀比重很重,會把肌肉跟皮膚拉扯開來,埋在土裏的人會痛得不停扭動,又無法掙脫,最後身體會從從定的那個口「光溜溜」的跳出來,隻剩下一張皮留在土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