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第一個好消息(1 / 2)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兒子、兒媳一起被帶進衙門去了,還被扣上了革新黨的罪名,要把他們的罪過洗清,這又談何容易?

前來坐席的人,終究沒法繼續安坐。有的一聽夏家跟革新黨扯上了關係,得罪了太後老佛爺,看完了熱鬧,嚇得早早就走了,連句話都不敢再說,生怕再跟夏家扯上什麼關係。

有的,倒是還算有同情心,安慰夏晉升幾句,才離開,說話的時候,也都顯得很惶恐的樣子。喻維寧、劉一辰、張翰他們三家的父親也都來了,同樣是選擇了這樣的方式一起離開。

這樣的隊伍當中,自然也包括了張大人。和這些人略有不同的,是他臨走的時候,無奈地拍了拍夏晉升的肩膀,說了句:“夏老爺,實在抱歉了。看著貴宅遇到這麼大的困難,卻有力使不上,我真是無能啊!呆在這裏也幫不上什麼忙,我這就走了!說不定,一時半會兒,咱們都先見不到麵了!”

“怎麼,張大人,您的意思,是要遠遠離開獅城?”

“是啊。”張大人歎了口氣,不無傷感地回答道。

夏晉升知道張大人的性格和脾氣,也用同樣溫暖的手,拍了拍張大人的肩膀,說一句:“張大人,您肯定是真寒了心了,才說出這種話來。我知道,您是個值得老百姓信任的好官,隻可惜,生錯了時候。空有一番抱負,有時候照樣無處施展,想給我們夏家使勁兒,也是心有餘力不足。這個,我都懂……”

說到這,夏晉升抽了抽鼻子,不讓自己太過傷感,又對張大人接著說道:“您以後,自己要多當心身體,好好保重自己,可是我相信,等以後世道好了,您一定還會有東山再起的時候!有些人,能得了一時,可他們能不了一世!早晚,還得是您這樣的官兒坐在那衙門口裏震得住人心!”

“唉,謝謝夏老爺,到了我現在這個時候,一直還這麼對我說話。隻可惜,沒機會了。今天這一幕,也讓我徹底想開了,與其在這混得心裏憋曲,看著那些不合理、不正常的事讓自己整天生氣,還不如趁早告老還鄉,回自己老家的村上買幾畝薄地,種點莊稼,過過那種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日子,也省去這些煩惱,少惹一些麻煩。要想給老百姓當個好官,現在,還不是時候呀!”

……

該走的都走了,能走的也都走了。

剩下的,除了夏家的下人,就是所有可以跟這個宅門一起共擔風雨的人了。

可是,夏晉升環顧一下自己的四周,忽然發現,圍著他的,居然輕一色都是老弱病殘。

若論起來,依然剩在家裏的人中,還是文通這個新郎官最是年輕力壯。隻是,這樣大的陣勢,他又哪裏見過,還沒等洞房花燭房,新娘子秀雲就被抓走了,文通的心裏亂亂的,除了著急,生氣,還有掉眼淚,似乎也想不出什麼主意來幫助老爺——他剛剛認下不久的幹爹。他也就隻有夏晉升想好了讓他做什麼,他去給跑跑腿的本事。

女兒建敏呢,能把幾個年幼的孩子給照顧好就不錯了。至於文鵬的爸爸,夏家的那個姑爺,也是在溫柔富貴鄉裏長起來的公子,雖沒有太多壞習氣,也沒走過什麼歪道兒,但到了關鍵時刻,也是個怕這怕那,畏手畏尾的角色,夏晉升同樣沒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關鍵時刻,老杜倒是一直不離左右,甚至又一次主動跟夏晉升說道:“老爺,我這把老骨頭,就是給咱夏家用的。天天說要退下來,還不是看著您都不怎麼幹了嗎?現在,少爺跟少奶奶出了事,您又得出來主事兒了,您需要我幹什麼,往哪跑,就直管說,我肯定一個嗝都不打。當時就去行動!隻要能把少爺、少奶奶給救下,我是幹什麼都行!”

可是,夏晉升知道,這個時候,老杜已經遠遠不是年輕力壯能為自己跑前跑後的那個他了。他現在,身子骨也是大不如前了,遠遠走上一段路,有時候也是會氣喘。時間,追究讓老杜漸漸失去了以前的那股子鋒芒。

不過,夏晉升倒是想出一件事,的確需要老杜來幫自己完成。華國梁跟豆豆和建東一起,被劉大人他們一群人給帶走了。華國梁的家人對此事卻還一無所知。夏晉升這才忽然想起,國梁娘和彩霞他們沒有帶著孩子們一起過來坐席,於是,他對老杜說:‘以往,有這種大事,國梁他娘,還有彩霞,都是會帶著孩子一起來的,這一次,他們說家裏的二姑娘得了重感冒,怕來了傳染到別的孩子,就沒來。現在,我是想明白了,他們這是撒謊了,是想要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聯係,防止讓衙門裏那些人抓住把柄,發現那革新黨一家人,隻可惜,白小心了那麼久,最後,還是……”

“嗯,老爺,你就告訴我,讓我對他們一家,做點什麼吧?”

“雖然是個壞消息,可咱們,這是第一時間就知道豆豆跟建東給抓走了。可是,他們華家一家子,還不知道這些事呢。你呀,怎麼著還是去國梁家裏一趟,給他們送個信兒。也讓國梁娘,有個心理準備。”